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6章 新三板上市(1 / 2)

第126章新三板上市

车厘子的进步突飞猛进,做题命中率极高,看书很容易看懂。连她自己都惊讶:

“我从前没觉得自己有学习天赋啊?”

她仔细分析了一下就明白了:因为学习的是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会计科目如何计入怎么调整,这几乎是她目前的工作内容,有点寓教于乐的意思。

就好比学校忽然开设一门课程《食堂学》,课本内容都是“哪个窗口阿姨打饭不手抖”、“如果能最快打到一盘有荤有素的饭菜。”,那不得拿个A+作为一个天天飞奔抢饭的学生这种问题手到擒来好嘛。

同样的道理,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净利润”、“固定资产”都是个虚构的概念,要思考才能接受这些抽象的名词,继而再进行学习。

可对车厘子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啊!

本月净利润不就是梨歌通过买卖机械厂地块得来的5亿元吗?!

固定资产就是梨歌给公司购置的这座梨氏大厦!

选择题:企业取得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款应作为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这道题车厘子无论如何都不会答错,因为有一次她处理错误,梨歌发现账上忽然多了一笔钱后当场直飚眼泪,吓得车厘子花容失色,这辈子都不敢再算错这项会计处理。

大题:“不能直接将账面现金作为增加实收资本的方式。但如果企业拥有货币资金,且账面上确实存在利润可以分配,则可以采用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来增加实收资本。(引用自《公司法》)”

这道题车厘子也遇到过,

就在昨天梨歌忽发奇想:“能不能将5个亿转入实收资本?这样就不用算利润了。”

公司被征地赚了5个亿,这几天梨歌一直在想各种办法花钱。

当初公司刚注册时注册资本也就几百万,现在公司扩大了这个利润要是能计入资本那也算花钱败家了。

车厘子双手交叉:“不可。”

梨歌立刻就耷拉下肩膀,显得很沮丧。

为了不让梨歌失望,车厘子现场翻遍图书,终于通过利润转增资本增加了实收资本,于是给公司增加了2亿的注册资本,让梨歌再次绽露笑颜。

总之学习完会计学知识既能让车厘子规范梨总忽如其来的抽风,也能让梨总部分满足心愿。

对车厘子而言这就是现实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不是题目不够难,而是现实中她都遇到过!

公司氛围轻松,梨歌给财务部门最大范围的自由,车厘子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让她的学习劲头暴涨。这一章是上市。

车厘子认真听着老师讲:“上市的条件有……只不过一般比较苛刻,所以企业都会先选择新三板上市……”

她忽发奇想:我们能不能新三板上市呢?

看看标准。

第一条,要成立两年以上。这个简单嘛,公司营业执照车厘子都能背下来了,正好是几年前梨歌和小洁一起成立的公司。

第二条,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这条也很符合,我们就纯做农业,没有别的幺蛾子,至于持续经营能力当然有,看公司卧虎藏龙不断再创新高的劲头,再持续经营个百年都没问题。

三、四条,公司合法合规,股权明晰。在这之前梨歌不就是唯一股东嘛,也不涉及股权发行和转让。后续只要进行股份改制符合上市标准即可。

再看其他条件样样符合,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这个可能得花钱,找梨歌审批即可。

“我们公司完全符合标准啊。”

车厘子放学后就去找梨歌商量上市的事。

梨歌对此毫无意见,只问了一句:“不会盈利吧?”

赢利点?车厘子低头思索一下,随后摇摇头:“不能。”

“但是挂牌后方便出售股权、质押股权、定向增发、方便银行授信,也能吸引PE们的眼球。”

她板着手指头越说越兴奋,有PE们关注,后续公司岂不是一点都不愁投资了?

梨歌对此毫无兴趣,她又不缺钱,缺的是花钱!

不过既然不会盈利,那就由着车厘子折腾好了。

梨歌虽然不是财务专业人士,但也知道能将一个民企操纵上新三板是一名财务的丰功伟绩。有了这个成绩,车厘子以后毕业就业可以直接去应聘财务总监的职务了。

梨歌支持,其他员工也没有意见,于是车厘子开始了自己的上市之旅。

其实新三板上市有一套成熟的中介流程,车厘子连中介都没找。

梨歌听说后发急:“这该花多少钱啊!”

“就是因为花钱多才不能找他们啊。”车厘子拍拍胸膛,“都包在我身上吧。”

她自己找资料、联系审计师和律所,自己做发行申报,自己把资料交往证监会审核。

居然这样跌跌撞撞成功完成了上市。

消息出来后,全公司都惊了。

“我们就这样成为了上市企业?”苏笑不敢置信。

“还不是呢。”车厘子赶紧纠正她,“只是新三板上市,我们还没到主板上市。”

“那也很厉害啊!”文文扶住双颊,“我天天看你捣鼓,还当你是看上了投行的那个叫路成济的小哥哥,没想到来真的?”

“我来个豆,这下谁能分清你和巴菲特啊!”眉眉上前抱住车厘子,“我们宿舍真是卧虎藏龙!”

小洁也含笑点头:“还是梨歌有眼光,一下就挑中了你当财务总监,这不比多少正经财务总监强?”

梨歌摸摸扶额,其实当初挑车厘子只是因为她高数挂科……

新三板上市后,公司立刻获得简称“花不完”,并且获得4*****的挂牌代码。

新三板上市后车厘子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因为她又想要“主板上市”。

一山望着一山高,在企业寂寂无名时希望新三板上市,现在新三板上市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盯着主板!

她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

车厘子在琢磨上市,梨歌则在琢磨花钱。

花不完公司新招聘的员工也一一入职。

有从。

分部员工们对公司总部向往已久,一朝来这里办公当然是兴奋不已干劲十足,(当然没什么可以工作干)。

而岷江大学的学子们就有些担忧:这是一家民企,还是自己同学创业开的小公司,听着就很不靠谱啊。

只不过现在工作实在不好找,花不完公司在宣讲会上明码标价了工资是一万起。

这在一干含含糊糊企业中格外醒目,周围其他企业都是“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工资”“优渥薪金”,就是不说具体是多少。

而且听已经工作了的学长学姐说出去工作新人也就几千,能开到一万的已经算是好工作了。就是不知道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和平台如何了。

求职学生们忐忑点开网页,搜索花不完公司:

网上有一些相关报道、花不完公司的官网,大概讲明了这是一家农业公司,主营业务也是种植出售农产品。

再看公司的网络账号,这些账号倒是粉丝很多,龙虾。

再看实体店里在各种点评网站上的评论,都是好评,差评很少。

从这些信息碎片判断这家公司不错,有一定发展前景。

有些大三的想着去实习看看,反正也不是正经工作。

有的大四的考虑现在工作不好找,先拿个offer保底。

于是这些各怀心思的大学生凑够了人数,决定入职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