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因素是产量、收入两个要素变化影响,产量增加收入增加,投资增加又反过来导致产量和收入增长,除非当时成产力水平限制。”
王法教授神色渐渐郑重:
“梨总说的话大大启发了我。玉米的生产是不是也受到类似的影响呢……”
过去五十年生产力扩大,
玉米收成变高,收入也增加,
这当然就引起市场上的跟风扩大种植。
这种种植又引起产量增长,
总收入也随之增加。
当然这种增长是有上限的,
当达到社会生产力上限时就会正整体收缩,
最后又导致集体的收缩。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习婷婷补充。
林招娣再次对她竖大拇指。
这种总结性的废话有什么好高明的?
卓行把目光转到一边去,
不忍心看这两位夸夸群小姐妹上演彩虹屁。
“众所周知,玉米价格变化受到诸多要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有农民数量、技术水平、机械投入、集体化管理(公社)等。”
梨歌适时补充:
“有了这个研究,或许我们能统计出玉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有不同周期波动……”
王法越发激动,神情甚至可以用亢奋来形容:
“或许有一天整个华国的玉米生产都会因此受益!”
全国都受益,
可是这与我们花不完有什么好处?
员工们摇摇头,
这种假私济公天下为公的事情也只有梨总能干出来。
不管她们怎么想,这项研究轰轰烈烈掀开了大幕:
梨歌对于王法团队的研究,就两个字“打钱!”
他们要怎么研究都不管,
用什么办法研究也不管,
更不干涉,
只勤勤恳恳委托林招娣打钱。
学生们原本因为自己处于三本而很自卑,
可管着她们的林招娣连初中都没上过,
提起她们就是自豪星星眼,
因此她们学术信心反而空前高涨。
招娣不干涉,
每次都不驳回他们团队的打钱要求,
也不因自己投资就要求给亲戚孩子论文挂二作,
更不颐指气使,以金主自居。
因此团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科研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迅速。
*
搞定了一大花钱项目,梨歌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区域。
她决定开始炒期货。
“梨歌,要慎重啊。”
小洁第一个来阻拦,“我们压根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虽然从未接触过期货知识,
但她在商场上待的时间久了难免听说关于期货的传闻,
无一例外都惊心动魄:
某某老板因为炒期货倾家荡产,
强制平仓妻离子散,
公司也全部变卖还债。
“何况那里面鱼龙混杂,跟本不是我们这些毫无根基的散客可以贸然进入的。”
“翻云覆雨,一擡手就几百万不见了。”
“就是换算成硬币打水漂我们都可以打好几天,可是在资本市场一个按钮就没了。”
那不正好?
正合梨歌心意。
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不管公司员工们怎么反对梨歌都下定了决心。
无奈杭子安又来缠陆楷:“表哥,你再帮忙拦下梨总吧。”
陆楷擡头:“?”
杭子安吐吐舌头:“是眉眉,天天因为这件事忧心忡忡,吃不好睡不好的。”
即使杭子安这样的门外汉都知道任你公司资金多雄厚有多少资产,
只要进入期货市场一个不慎就是赌注全无。
说是炒期货,倒不如说赌博。
陆楷摇摇头:“或许她有自己的考虑……”
“表哥!”
杭子安央求,
“她毕竟还是个大学生,创业以来一路顺利,不知道资本市场的险恶。”
“可是花不完公司从创业开始就在做农业相关,大豆、亚麻、玉米,这些大宗商品做到最后都会进入金融领域,这也是每一个类似企业的殊途同归,她如果安于现状那就按兵不动,想要成为一个跨国企业就只能选择走向金融领域。”
陆楷的声音冷静而沉沉,
“梨总确实也是这么说的。”
杭子安惊了,他想起眉眉昨天告诉他的会议实况。
梨歌当初的确说过“企业要想更进一步就不能惧怕可能的风浪。”
真是一只暴风雨里的海鸥啊,风浪越大越勇敢。
杭子安不由得在心里感慨。
“所以不用过多干涉,她过去做出了那么多成绩说明她脑子不差,那这次选择就不是头脑发热,肯定有她的原因。”
杭子安喃喃自语。
“是。”
陆楷面露欣慰,似乎很欣慰表弟终于明白了一点经商之道。
“而且她还年轻输得起,对于企业家来说越早栽跟头越好。”
陆楷神色依旧冷静。
现在决策失败好过以后企业上市后决策失败。
好吧。
杭子安悻悻然收回自己的焦虑。
不过他很快捕捉到新的心得:“表哥,你真的好懂她!”
两人甚至都没说几句话,
表哥就能明白梨总的战略意图和背后的未尽之意。
陆楷嘴角微抽:“成熟的企业家,思路都大差不差。”
是吗?
杭子安反思起自己到底离成功的企业家思维还差多少。
倒一时追究表哥为什么会这么懂梨歌。
*
梨歌的执拗让公司很快就开通了期货账户。
大连商品交易所规定一手玉米期货是10吨,
10吨!
10吨什么概念?
一亩地产出玉米1400斤,折合0.7吨。
也就是说吭哧吭哧在地里一年的产出还不够期货市场上一手!
可在资本市场上一手只是最基本的单位!
“我可太喜欢资本市场了!”
梨歌第一次点开页面就爱上了。
照着这个趋势她亏光赔本岂不是点点几下鼠标的事?
而且炒玉米期货需要缴纳保证金!
大商所规定玉米一手所需保证金就是3046元!
这是有钱人的游戏,金钱的盛宴!
梨歌觉得自己进军资本市场这个决策实在是太英明了!
果然不能靠实体,还是得靠金融!
*
然而正因为期货市场上千变万化,
要从里面稳稳当当赔钱还是一件难事。
于是梨歌特意选修了一门“期货期权学”,
并且在开课之后很快开始埋头学习的大业。
每天认真听讲,
积极回答问题,
课后还经常捧着自己做的笔记去问老师问题。
让开这门课的侯教授感动不已,颇为欣慰:
课堂上混学分的学生不少,
平时不来迟到早退,
上课昏昏欲睡。
可这位梨歌同学却能孜孜不倦一心向学。
这样的年轻人,真是让他老人家感动。
他恨不得拿出毕生所学好好教导弟子。
甚至还在思索以后要探探这位学生口风,
看看她想不想考研,一定要招揽到自己门下。
舍友们在看到梨歌这一系列举动后都很受触动:
怪不得梨歌能小小年纪就干出这么一番成绩。
没有一丝汗水是白费的!
在我们追剧打游戏的时候梨总在伏案苦学,
在我们惦记一会食堂吃什么的时候梨歌在认真记笔记;
在我们脱缰野驴奔向食堂的路上梨歌还在缠着教授问问题。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投资期货市场。
她不发财谁发财?!
原本都觉得梨总涉足金融圈的行为太过鲁莽,
可是看完梨总这一系列上进的表现谁还会说什么啊?
梨总有备而来,
小小期货,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