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3章 贵妃涉案,后宫风波(1 / 2)

御书房的鎏金兽首香炉里,龙涎香安静地燃烧着,吐出袅袅青烟,试图安抚这帝国权力核心之地的紧绷空气,却徒劳无功。

气氛凝重得仿佛暴雨前的死寂,连侍立在角落的内侍总管李公公都屏住了呼吸,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道影子。

皇帝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面前,摊开着那几封从叶府密室取得的、泛着陈年旧纸气息的信函,以及一份由夜屹川口述、墨影记录的,关于昨夜密室中叶正明与乌拉使者密谈的详细纪要。

旁边,还有一枚小巧的、正在无声播放着模糊但能辨认出人影、清晰收录了对话内容的“留影石”。

夜屹川站在御案前三步远处,身姿挺拔如松,玄色亲王袍服上暗绣的金龙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下若隐若现。他神色平静,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寒铁,等待着风暴的降临。

皇帝的手指,一遍遍抚过信纸上那熟悉的、属于叶正明的笔迹,以及那个刺眼的、陷害忠良、构陷皇子的阴谋。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粗重,额角青筋突突直跳。终于,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夜屹川,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微微发颤:

“屹川!这些……这些可是真的?!叶正明他……他竟敢!竟敢私通外敌,谋逆叛国!还想在秋狩之时……弑君?!”最后两个字,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和滔天的怒火。御案被拍得巨响,笔墨纸砚齐齐一跳。

“陛下息怒。”夜屹川躬身,语气沉痛却无比肯定,“人证(墨影及其小队),物证(密信、地图、会谈纪要)俱在,‘留影石’中所录,更是叶正明与乌拉使者亲口所述,字字句句,清晰可辨。臣,不敢有半字虚言!”

皇帝胸口剧烈起伏,猛地抓起那枚“留影石”,再次看着里面那两个身影指地图、谈条件、发出狰狞的笑声……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赤红的杀意:“好!好一个叶家!好一个国之柱石!朕待他们不满,他们竟包藏如此祸心!该杀!统统该杀!”

盛怒之后,却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些证据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紊乱。他的眉头紧紧锁起,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极其艰难的事情。

夜屹川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那一闪而过的犹豫。他心中了然,沉声开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精准地击中了皇帝内心最深的顾虑:“陛下,叶正明罪该万死,其党羽亦当连根拔起。然,其女叶贵妃深居宫中,叶家之事,她……是否知情?又是否参与?”

皇帝敲击桌面的手指骤然停住!他猛地看向夜屹川,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惊,有怀疑,更有一丝不愿承认的恐慌。

叶贵妃,那个在他身边陪伴多年,平日里温柔解语、甚至偶尔还有些娇憨天真的女人……她会参与其中?

“贵妃……”皇帝的声音干涩,“她久居深宫,或许……并不知晓其父所为……”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叶家如此大事,岂会不通过宫中这条最重要的内线?

夜屹川心中冷笑,知道关键时刻已到。他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另一份薄薄的卷宗——这是墨影根据苏语茉从空间监控中提取的、叶贵妃与叶家心腹嬷嬷的几次密谈片段,整理出的关键信息。虽然无法直接录音,但通过唇语解读和关联情报,足以拼凑出惊人的事实。

“陛下,”夜屹川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皇帝心上,“据臣手下无意中截获的零星信息及后续查证,叶贵妃恐怕……并非如表面那般无辜。”

他顿了顿,迎着皇帝骤然锐利起来的目光,继续道:“四年前,二皇子意外坠马瘫痪,当时负责二皇子坐骑的马夫,其妹是叶贵妃宫中浣衣局宫女,事发后第三日,该马夫便‘失足’落井而亡。”

“两年前,与皇后交好、屡次在公开场合让叶贵妃难堪的张昭仪突然‘急病’暴毙,太医院记录语焉不详。但臣查到,张昭仪暴毙前一日,叶贵妃曾‘赐’下一盅‘安神汤’,经手宫女三个月后‘意外’被掉落的宫灯砸死。”

“还有……”夜屹川的声音愈发冰冷,“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北境那场导致王老将军全军覆没的伏击?战后追责,所有线索都指向王老将军急功冒进。但臣近日重新核查当年军报传递记录,发现有一份关于敌军异动的重要边报,在送入宫中后,曾经过叶贵妃当时协理宫务所掌管的‘章华殿’存档,延迟了一日才送达陛下御前!而经手的那名小太监,已在王老将军战败后‘自尽’谢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