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9章 医学院开业,轰动京城(1 / 2)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菊香馥郁。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建,位于京城南郊的大周医学院,终于在这一日正式揭幕,开门迎客!

这一日,医学院门前车水马龙,冠盖云集。皇帝陛下竟亲自驾临,以示对此事的重视与支持。龙辇凤驾之后,是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车队,六部九卿、王公贵族,但凡在京城排得上号的人物,几乎悉数到场。

一方面是为恭贺圣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这座传闻中“离经叛道”、“神秘莫测”的医学院强烈的好奇心。

医学院的主体建筑已然完工,虽不及皇宫的雕梁画栋,却自有一股简洁、宏大气派。高大的白色墙体,明亮宽敞的玻璃窗,平整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以及那些众人从未见过的奇特设施,都让来宾们啧啧称奇,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大门之上,覆盖着巨大的红绸。吉时已到,礼乐齐鸣。

皇帝在内侍的簇拥下,缓步走到门前,早有宫人备好朱笔。

“陛下,请。”苏语茉今日穿着一身特制的、剪裁合体的月白色“院长服”,既不失礼数,又便于行动,她恭敬地呈上毛笔。

皇帝接过笔,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宾客和更远处围观的人群,朗声道:“大周医学院,旨在传承医道,培养良医,普惠万民!今日成立,乃国之幸事,民之福音!望尔等学子,刻苦钻研,心存仁术,将来悬壶济世,福泽苍生!”

话音落下,他挥毫泼墨,在早已备好的匾额上,写下“大周医学院”五个苍劲有力、金光闪闪的大字!

“揭匾!”

内侍高唱,红绸应声落下,露出皇帝亲笔题写的鎏金匾额,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响起。

无数百姓激动不已,能亲眼见到皇帝御笔,已是莫大荣幸。

典礼过后,便是众人最为期待的“参观”环节。这也是苏语茉精心设计的环节,她要借此机会,一举扭转人们对“外科手术”的偏见与恐惧,展现新医学的魅力。

众人被引导至宽阔明亮的“实操楼”大堂。大堂中央,设置了一个高出地面的平台,四周以便于观摩。

平台之上,摆放着一张奇怪的床,上方悬挂着数盏能将下方照得毫发毕现的无影灯,苏语茉用特制水晶和大量蜡烛巧妙模拟,旁边还有一排蒙着白布的工具车。

苏语茉走上平台,面对下方满心好奇又带着几分疑虑的皇帝百官,声音清越地说道:“感谢陛下与诸位大人莅临。医学之道,包罗万象,除汤药针灸外,亦有其‘术’之一面。今日,语茉便以此‘模拟人’,向诸位演示何为‘外科手术’,如何以此术救治那些汤石罔效的危重之疾。”

她示意助手(由石磊担任)掀开白布,露出逼真的“模拟病人”,其腹部已被提前“制作”出了一个复杂的化脓性伤口和“肠痈”病灶。

看到那栩栩如生、甚至有些狰狞的“病人”,不少文官和女眷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苏语茉面不改色,开始熟练地进行“术前”准备——用烈酒清洗双手(演示消毒概念),戴上自制手套和口罩,助手亦如此照做。

“病患疑似肠痈穿孔,需立即手术切除病灶,清理脓液。”她一边操作,一边冷静地讲解,“第一步,消毒。肉眼不可见之处,藏有万千‘病邪’,需以烈酒杀灭,防止其通过术者之手或器械进入患者体内……”

她拿起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第二步,切开。需精准避开主要血脉,以最小创伤抵达病灶……”

刀锋划过,模拟人的皮肤被切开,露出让不少人脸色发白,惊呼出声。连皇帝都不自觉地前倾了身体,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