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才一个时辰,砖瓦工们就把学堂规划好了。
一听说是给村里盖的学堂,在家里闲了些时日的汉子们都自发的赶到村尾来帮忙。
你一铁锹我一锄头,天黑的时候,学堂地基都挖好了。
初冬的严寒都阻挡不了村民们的热火朝天。
“小月,这学堂盖好了怎么收费的?”
黄悦想了想,说道,“一个月二十斤粮食吧,只上课不包食宿,笔墨纸砚自备。”
“那是当然!”
离得近的几个村民都听见了,这事儿要是搁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虽然已经比张家学堂便宜了,但是一年交价值一两多银子的粮食还是吃不消。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拿着粮食去换碎精米,然后再拿着精米换粮食。
这么一倒手,交给学堂的粮食几乎就像是白送的一样。
好多人家都想着把家里的儿子送过来读书了。
小蹊睡好午觉以后,出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村长看到的也是。
盖学堂的事儿已经大势所趋,他还是不扫兴的好。
他的行事风格,在村尾黄家不知道破例多少回了,谁让人家总是干利村利民的好事儿呢!
对于小月那丫头先斩后奏的事儿,村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姐姐,我也要来玩!”
黄悦见小蹊起床了,也招待他过来。
那么大个个子不干活,慢慢地身体机能就不好了,要是有机会恢复记忆,小蹊肯定会痛苦死。
不如趁现在,多干些活,锻炼锻炼。
黄悦绝对不会说是因为她眼馋小蹊身上的一身薄肌。
于是,在小蹊过来的时候,黄悦把挖土的铁锹递给了他,然后一直夸他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