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他们便到达了赵健的家里。门刚刚打开,秦淮的目光就被不远处的身影吸引住了。只见赵健正背着一个少年,步履蹒跚地缓缓走来。秦淮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那少年竟然是朱凤的儿子小郡王朱双!
在此之前,秦淮一直对小郡王的下落忧心忡忡,没想到此刻他竟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是以这样的方式。秦淮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她快步迎上前去,想要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赵健走到秦淮面前时,他似乎已经精疲力竭,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秦淮急忙关切地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小郡王怎么会在这里?”
赵健喘着粗气,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养母。原来,赵健因为一直放心不下小虎,担心他一个人在庙宇里会有危险,所以晚上特意去庙宇寻找。然而,就在他四处寻找小虎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小虎要照顾的好友,而这个好友,竟然就是小郡王朱双!
秦淮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喃喃地说道:“谢天谢地,菩萨保佑,小郡王没有被大水冲走,他还活着……”赵健则在一旁安慰道:“娘,我当时就说过我教过小郡王游泳,所以我一直坚信他肯定能够化险为夷的。”
然而,站在一旁的小梅却似乎有些疑虑,她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干娘,小郡王他父亲当年对您和干爹可是不择手段啊,您怎么还能以德报怨呢?”
秦淮轻轻地拉过小梅的手,温柔地看着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冤冤相报何时才能到头呢?虽说当年他父亲对我们造下诸多罪孽,但是他父亲是他父亲,他又岂能等同于他父亲呢?。如今小郡王落难了,咱们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呢?再说了,你赵健哥哥和小郡王可是好朋友,这份情分可不能不顾啊。”
正说着,朱双悠悠转醒,他虚弱地开口:“多谢……多谢伯母救命之恩。”秦淮忙上前轻声安慰:“小郡王快别说话,安心养伤。”朱双说一说完,又虚弱的晕了过去。
赵健静静地坐在朱双的床边,他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朱双那张苍白的脸庞。朱双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昏迷不醒,有时又会突然睁开眼睛,但每次醒来,他都会用那微弱的力量对赵健露出一个微笑,仿佛这是他唯一能给予赵健的安慰。
赵健本来是想立刻请大夫的,但时间已经太晚了,深更半夜的,外面一片漆黑,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大夫。赵健思考片刻后,决定亲自守在朱双身边,等天亮后再去请大夫。
他轻轻地抚摸着朱双的手,感受着他的体温,心中默默祈祷着他能尽快好起来。突然,他想起了之前与夏国护卫叶星的对话,于是转头对养母说道:“娘,据护送小郡王和长平县主的夏国护卫叶星说,一年多前,他们在快要到达夏国的时候,船只遭遇了一场巨大的风暴。那风暴异常猛烈,船最终被打翻,小郡王和长平县主都落入了海中。”
赵健的声音有些低沉,他继续说道:“小郡王被汹涌的海水冲走了,叶星沿着河道和岸边找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找到他的踪迹。至于小郡王究竟是如何被救起的,又是怎样回到周国的,还有他为何不返回京都城,反而来到了应天城,这些都是迷团啊”
秦淮叹了口气,“这些等小郡王醒了再问不迟。你且好好守着他,莫要出了岔子。”赵健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守在床边。
一夜过去,天刚蒙蒙亮,赵健便出门去请前段时间为养母治病的城南医馆的曾大夫。曾大夫随着赵健来到赵健家里,他坐在床边,仔细地为朱双诊治。他先摸了摸朱双的脉搏,然后观察了他的面色和舌苔。过了一会儿,曾大夫抬起头说道“小公子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风寒与惊吓,加上之前落水后身体虚弱,但是需要好好调养,不可以再受刺激了。”赵健闻言,长舒了一口气。曾大夫开了药方,赵健赶忙去抓药。等药熬好,他小心地端到床边,一勺一勺地喂朱双喝下。
朱双慢慢地睁开双眼,仿佛沉睡了很久一般。他的视线逐渐清晰,落在了正细心照料着自己的赵健身上。赵健的脸上洋溢着关切,朱双的眼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
"赵大哥,此番真是多亏了你救我一命啊。"朱双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其中的真诚却是无法掩饰的。赵健微笑着摇了摇头,安慰道:"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气呢?你我本就是好友,昔日在王府里,你虽然贵为我的主子,但却待我如同亲兄弟一般。如今你有难,我岂有不救之理?这些话就不必说了,你安心养病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