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管家的声音从车帘外传来,紧接着车帘被人挑起来。
“三爷,老奴扶您下车。”
宋应知微微点头,抬头看向京杭大运河的码头。
应是皇上下的圣旨,官船早就在码头等着,下了马车,二人一手提着行李快速奔向官船。
到了跟前,宋应知一眼便认出等候在官船前的人是苏澜之和亲军卫指挥使田锰。
“澜之兄?”
宋应知上船的脚步一顿,十分意外会在这里遇见他。
“应知快上来,咱们该出发了。”
闻言,宋应知回过神,领着刘府快速上了官船,到了船甲,刘管家便主动接过宋应知手中的行李,一人去往船舱收拾房间。
宋应知则与苏田二人继续留在船甲上,看着离他们越来越远的码头,感慨道:
“澜之兄,也是为了大烟一事去广东谈判的?”
宋应知目不转睛地盯着码头问道。
“是啊,我刚到家,圣旨马上就到府上了。”
苏澜之一脸苦笑,摊开折扇对着自己扇动起来。
身为鸿胪寺卿,只要有谈判的地方,就少不了他,苏澜之跟着去还能理解,但这田指挥使……
“田大人此行……”
宋应知转头问道。
一般情况下,身为亲军卫指挥使的田锰只负责皇帝一人的安危,平日里只听从皇帝差遣,怎么这次会和他们一起……
“此行谈判风险较大,皇上让我保护宋大人的安危。”
田锰没看宋应知,简明扼要地解释了一句。
宋应知也不生气,田锰身手去宴庄不相上下,这一路前往广东,有他跟着自然是安全许多。
虽然对方保护是假,监视才是真。
“两位大人,你们聊,我先回去休息了。”
算算时间,刘福差不多收拾好了房间,宋应知便借口回船舱休息。
“应知,我与你一道。”
见宋应知要走,苏澜之收起扇子,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船舱,独留田锰一人在船甲上。
“派人小心盯着他们,一旦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来禀报。”
人都走了,田锰这才沉着嗓子开口。
“是!大人。”
因乘坐的是官船,无需在码头上停靠,原本一个月的水路,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到了广州港口。
这是宋应知第三次来这个港口,和前两次不一样,这一次,三人一下船便直奔当地府衙。
得知京中来人,广州一众官员早早在府衙门前等候。
一见宋应知、苏澜之和田锰三人,知州大人立刻率领官员们纷纷上前行礼。
“下官广州知州陈列英恭迎宋大人、苏大人、田大人。”
宋应知摆了摆手,一脸正色说道:“陈知府,客套话就不必说了,咱们先进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