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文武百官压力,一边是北夏功勋赫赫的文臣,景由炽犹豫不决,正当他着口准备解除禁烟令时。
宋应知先行一步开口了。
“陛下,您若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相信文武百官的一面之词,执意解除禁烟令,那草民,今日便撞死在这太和殿上,以死明志!”
“……”
“宋爱卿!你简直是胡闹!”景由炽又惊又怕!
不等文武百官劝阻,他快速说道:“朕今日心神不济,隔日再审,来人!将人带下去。”
“退朝!”
总管太监见皇上头也不回地离开,赶紧尖着嗓子喊了一声,随后快步追了上去。
皇帝走后,木秋率先站起身子,意味不明地看了宋应知一眼,对方动了动嘴,最后什么都没说,转身快速离殿。
宋应知很快被士兵带回天牢,对于大臣们背后的议论,他一句也没听到。
不过很快,消息就送到了自己手中。
看着字迹有些熟悉,宋应知仰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这是他的侄儿宋文盛的字迹,在宋应明的书房里见过。
展开纸条,上面详细记录了大烟进入北夏后各个地方的售卖渠道。
除了巴里,北夏各个州府的大烟几乎被陆府垄断。
但凡是青楼与赌坊这种有大烟售卖的,都与陆家离不开关系。
“原来如此,难怪禁烟令颁布,这陆国公会坐不住……”
将纸条吞入腹中,宋应知心中已然有了计划。
既然曾九千给的把柄不能用,那他就另辟蹊径,从大烟这件事入局,引陆国公自投罗网。
于是乎,等曾九千再来天牢时,宋应知便开口要陆国公售卖大烟的证据。
“宋应知,我欠你的情,上次已经还清了。”
人都在天牢里待几天了,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曾九千简直哭笑不得。
“你给得把柄没起作用,怎么能算两清?”
宋应知无视对方的眼神,继续说道:“你只要帮我找到大烟和青楼的银钱最后落入陆府的证据就行,其他的,我自己来。”
“只要证据?”
“嗯。”宋应知应了一声,“我为人你知道的,即便是最后不成功,也不会供出你。”
只要他不说,以曾九千的手段,没人能查到是他提供的证据。
沉思过后,曾九千还是决定帮宋应知最后一回。
“这辈子遇到了,我真是倒了大霉了。”
曾九千晦气道。
“放心,这件事结束,我不会再麻烦你。”
“你最好说到做到。”
曾九千咬牙切齿,心里恨得牙痒痒,这人每次入狱,都会增加他的工作量,不仅要给他当免费的劳动力,还要找人暗中保护他,免得被人暗算。
真是关了一尊佛进来……宋应知再次回到天牢内,外界的一切消息都传不进来,他只能期待着每日的包子里能有侄子传来的消息。
可接连好几期,不论宋文盛,还是曾九千,都好似消失一般,就连皇帝说的隔日再议也没了了动静。
宋应知不知道的是,景由炽为了逃避这件事,连着几天都没有上朝。
“华柏,大烟一事,调查如何了?”
御书房内,景由炽揉着眼睛疲惫问道。
“回皇上,亲军卫那边传来消息,这大烟的确如宋大人说得那般,常人一旦吸食,便会产生依赖,时间久了整个人变得骨瘦如柴,性情大变,确实是害人之物啊……”
太监总管躬着身子,如实禀告,不敢欺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