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处都是夷人的殖民地,一旦知道橡胶草的好处,即便是北夏愿意放过邻国的天山,夷人也会毫不犹豫占为己有。
如此一来,还不如自己独吞。
这天上朝,文武百官再次为此事起了争执。
“黑胶的方子迟早会泄露出去,到那时夷人抢占先机先拿下另一半的天山,咱们后悔莫及啊!”
文录离作为工部尚书,最是清楚橡胶的重要性,他据理力争,试图说服众人。
然而,户部尚书却是很快出声反驳。
“文大人说得轻巧,一旦发动战争,国库必然紧张,我北夏好不容易安养生息几年,怎么能再次发动战争?!”
对方怒甩官袖,躬身朝皇帝禀道:“皇上,眼下中原水患严重,百姓们还等着赈银赈粮,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发动战争!”
今年夏天,宋应知等人在天山采集橡胶草时,中原地带发生了水患,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流至京城。
为了安抚流民,国库的存银去了不少,现在,文录离说什么都不肯定同意打下另一半天山。
“皇上!战事一旦起,千万难民将如何安置?还请皇上以百姓安危为主!请皇上三思!”
文录离跪下后,不少意见与他一致的文官相继跪下,齐声呼喊:
“请皇上三思!”
景由炽也很头疼,临国实力很弱,属北夏的附属国,若发动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另一半天山。
但他不能一意孤行,置流民于不顾。
看着满朝文武跪了一地,景由炽最终把目光落在大殿最前列,宋应知身上。
“宋爱卿,你的意见呢?”
作为百官争执不休的始作俑者,从矛盾开始那日起,宋应知便一直像个旁观人一样不闻不问不站队。
如今皇上主动问起,显然是没了耐心,估摸着宋应明那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宋应知当即出列,躬身拱手回道:
“皇上,文大人说得在理,水患刚结束,百姓需要赈银才能安稳度日,的确不适合挑起战事。”
此话一出,文录离心中大喜!只要宋应知不同意,战事多半就起不来。
与文录离的表情想到,景由炽面色淡淡,一脸失望。
“宋爱卿,这黑胶是你发现的,你该知道它的重要性才是。”
怎么能轻易就放弃唾手可得的原材料呢?所让夷人得了去,那北夏哪还能有优势?
“回皇上,其实,能产出黑胶的并不只有橡胶草。”
“哦?”听到宋应知如此说,皇上很快来了兴趣。
“还有各种草?”
“回皇上,沿着大海的东南方一直走,有一片大陆,那里生长着一种橡胶树,橡胶树的橡胶产量是橡胶草的数倍,此树适合生长在大理、琼州等地,所能引进树种,那橡胶的原材料将不再是问题。”
文武百官之所以争执不休,根本原因就是橡胶草的含胶量不高。
若能早点把橡胶树引进北夏,那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见文武百官蠢蠢欲动,宋应知趁机又道:“短期之内,可通过百姓种植橡胶草来增大产量,皇上,巴里正好处于天山山脉一角,哪里已经培育了一批橡胶草,明年开春便能发芽。”
景由炽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宋爱卿,你所言可属实?”
“皇上,臣所说之言,无半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