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战事一时还停不了,确定两人无碍后,隔天一早,宋应知便差人护送母子俩回桂林。
当天夜里,援兵已到的消息传到军营,江元七带着十万将士整装待发,从关口连夜南下赶往廉州城。
这次宋应知没跟着去,他得留在军营处理好粮草一事。
江将军率领将士离开后,陆续开始有百姓逃往南宁。
在宋应知下令之后,各县县令开始搭营接纳难民,并每日在城外施粥。
有了吃和住的地方,百姓们纷纷选择就在南宁边界,只能战事一停,大家即刻返回自己的家乡。
江将军离开的第十天,廉州成终于有传令兵回来。
“廉州大捷!廉州大捷!”
人还未至关口,声音先传入守城士兵耳中。
“快快快!快开城门!”
随着关口城门缓缓打开,传令兵马速未减,直接穿过城门,往军营方向扬长而去。
“廉州大捷!廉州大捷!”
随着传令兵口中不断呼喊,喜讯犹如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
消息传到营帐时,宋应知正对着各地粮仓图纸发呆。
突然,一名布政使官吏毫无征兆冲进营帐。
“大人!廉州大捷,王爷让您速去营帐商议。”
听到这消息,他手中的毛笔“啪!”地一声掉在案桌上。
“有传令兵回来了?!”
宋应知满含激动问道。
“正是!王爷这会儿正等着您去营帐呢,大人,您快些去。”
闻言,宋应知立刻起身,大步走出营帐。
越往前走,前方的传来的欢呼声越发敞亮,整个军营都在沸腾。
宋应知心中也高兴,在士兵的引领下,很快进了王爷的营帐。
“参见王爷。”
“嗯……宋大人,你来了。”
靖江王脸色虽有所缓和,却没多大笑容,见此,宋应知面上的喜色不由淡了几分。
“王爷,怎么了?”
他问。
“这是江将军写回来的信,你看看吧……”
对于这个消息,靖江王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只好让宋应知自己来看。
接过信件,宋应知蹙着眉一目十行的将信中内容看完。
原来,攻城那日,沈离君被当做人质被英军推上城墙。
为不影响江将军夺城,沈离君义无反顾从城墙上跳下……
看到这个结果,宋应知心中一片怅然,他走了也就罢了,可礼安和宋大花怎么办?
“王爷,沈大人的尸骨呢?”
宋应知闭眼问道,不管沈离君生前如何,但他是礼安的亲生父亲,这点永远跑不掉。
让礼安来送他最后一程也好。
“回大人,为避免瘟疫。沈大人的尸骨已经火化,在送往南宁的路上,要不了两日便能到达关口。”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快速回道。
已经火化?
宋应知睁开眼睛,看来,父子俩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