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浔依旧笑得优雅而自信。
她举手示意,拥抱、合影、致谢,从容得像天生属于这个舞台的人。
她知道,这就是她的世界——鲜花、掌声、闪光灯,永远的聚光灯中心。
可当身边的脚步声渐渐稀落,热闹的走廊被助理推开门挡在外头,她终于走进了自己的休息室。
门关上,世界安静下来。
清浔把手里的奖杯轻轻放在桌上,指尖摩挲着那冰冷的金属,唇边依旧挂着笑意。
可当她缓缓闭上眼,笑容逐渐收敛,眼角却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
喧嚣散尽,独自一人。
房间里只剩下心跳和呼吸的声音,灯光明亮,却让人更觉得孤单。
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指尖微微蜷缩。
怅然若失的情绪,像是潮水,从心底悄悄淹没了她。
忽然,手机震动。
她睁开眼,偏过头,屏幕上没有备注,只有一串号码。
她迟疑片刻,还是接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后,一个熟悉到让她心口一颤的声音响起。
低沉,温柔,带着一点笑意。
“晚上要一起吃饭吗?”
清浔怔住,指尖轻轻一抖。心脏像被什么击中,猛地收紧。
她没出声,只是缓缓眯起眼睛,唇角勾起一个弧度,笑了。
“好呀。”
良久,她轻轻阖上眼,呼吸间像是放下了什么,也像是迎接着什么。
有些答案,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有些故事,或许只有她自己能懂。
可清浔很清楚。
无论在哪个世界,她都曾全心全意地活过,笑过,爱过。
大幕落下,灯光暗去。
可在另一端,新的舞台,也许正在悄然亮起。
(全文完)
番外:
清浔离开之后,这个世界仿佛真的如系统所说,会慢慢淡化她的存在。
只是“慢慢”二字,却比谁想的都要漫长。
她在世时曾留下的光,仍在某个角落发着余温。
微博首页的公益话题,至今仍挂着她的名字。
自闭症儿童的画展、孤儿院的新操场、罕见病群体的募捐平台……一条条话题下,有无数陌生网友的留言。
“当初是清浔提醒我去关注的,现在我每个月都会固定捐款。”
“我也去看过那个孤儿院的小朋友,他们真的很可爱,谢谢清浔。”
媒体曾用过一个词来形容她做的公益。
“星星的回响”。
因为她曾说过一句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只要有人愿意抬头看,他们就能发光。”
这一句话,被无数媒体、公益机构、甚至校园社团引用,写进了横幅,挂在了讲台上。
很多娱乐公司一开始只是为了流量才参与,可渐渐地,发现公益话题带来的口碑比任何炒作都要长久。
资本逐渐被裹挟进来,形成了一股潮流。
艺人们纷纷开始主动参加慈善活动,不只是因为清浔的热度,而是因为公众真的会因此买账。
连政府部门都开始推出政策,奖励投入公益事业的明星与企业。
而这一切的源头,最初只是一个女孩,在自己最耀眼的时候,把聚光灯递给了那些沉默无声的人。
人们可能会遗忘明星的名字,但不会遗忘因为她而看见的那些“星星”。
在这个世界的深夜,有孤儿院的孩子仰望星空,笑着说:
“清浔姐姐说过,我们也是星星。”
恋综节目也因为她的关系成为了一个“神级综艺”。
再后来,节目组加上了一个特别的花絮。
画面是海边晚风里,清浔穿着白裙,回眸浅笑。
字幕缓缓浮现、
“致清浔,谢谢你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