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37章 尘埃再定(2 / 2)

这是一个不大的地下洞穴,中央有一小潭暗红色的水洼,散发着微弱的煞气。水潭边,盘膝坐着一位形如枯藁的老妪。

她瘦得皮包骨头,穿着破烂的、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麻布袍子,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如同干裂的土地。

但她的眼睛,却如同两盏鬼火,在黑暗中燃烧着,蕴含着历经无数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沧桑。

她,就是信石指引的目标——黎骷长老。一位在“黑暗动乱”后期便与大部队失散,独自在此隐居、守护着九黎另一支古老传承的幸存者。

“孩子……你来了……”黎骷长老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她缓缓抬起头,那双鬼火般的眼睛看向影蚺,仿佛能看穿她的灵魂,“我感受到了……帝都方向的……血脉哀鸣……祭坛……毁了吗?”

影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终于忍不住涌出,哽咽着将帝都发生的一切,祖石崩解、长老陨落、铁血祭坛被毁、兵主战念被击散……断断续续地说了出来。

黎骷长老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鬼火般的眼眸,在听到兵主战念被一道银白色光柱击溃时,微微波动了一下。

“银白色的……异类……能逆转我族煞气……甚至撼动兵主战念……”她低声重复着,干枯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身边一根如同枯骨般的拐杖,“轩辕之火……并非如此……这是……从未记载过的变数……”

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看向悲恸的影蚺:“起来吧,孩子。眼泪洗刷不了仇恨,也复兴不了部族。”

“长老,我们该怎么办?真血失落,祭坛被毁,族人凋零……”影蚺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无助。

黎骷长老的眼中,鬼火猛地炽烈起来:“九黎,源于兵主,始于蛮荒。我们的根,从来就不在那繁华却腐朽的帝都之下!”

她用拐杖顿地,发出沉闷的响声:“真正的传承,真正的力量,藏于天地之间,藏于血脉源头!他们毁掉的,不过是一个分支祭坛,一个仓促搭建的巢穴!”

“可是……”

“没有可是!”黎骷长老打断她,“真血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兵主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一滴血。在这‘叹息峡谷’深处,埋藏着通往我族真正祖地——‘黎渊’的线索!那里,有我九黎崛起于蛮荒的原始煞脉!有兵主亲手刻下的战碑!有足以让我族重获新生的古老力量!”

影蚺睁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黎渊?族内的古老传说中,确实提到过这个名字,但所有人都以为那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

“可是长老,通往黎渊的道路,不是早已断绝了吗?”

“道路断绝,但线索犹存。”黎骷长老看向洞穴深处那潭暗红色的水洼,“这‘血潭’,便是信标之一。它需要纯净的九黎血脉和强大的战意才能激活。孩子,你带来的消息虽然悲痛,但你的到来,你的血脉,正是启动这信标的关键之一。”

她向影蚺伸出手,那干枯的手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忘记帝都的失败。真正的复兴,始于蛮荒,归于祖地。随我一起,激活信标,寻找通往‘黎渊’之路!待我族在祖地重获力量,今日之仇,他日必让轩辕血裔,百倍偿还!”

影蚺看着黎骷长老那燃烧着狂热与希望的眼眸,又想起帝都那些同胞惨死的景象,一股新的、混合着仇恨与使命感的火焰,在她心中猛地燃起。

她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坚定而嘶哑:“影蚺,愿追随长老,寻我祖地,复兴九黎!”

新的火种,在远离帝都的荒芜峡谷中,以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极端的方式,被点燃了。九黎族的威胁,并未因帝都据点的覆灭而消除,反而可能因此,走向了一条更加不可预测的道路。

而帝都之内,守夜人围绕着蚩曜血脉中的烙印、贵族议会寻找制衡力量、雷恩探索初火奥秘……各方势力的博弈,也因为这远在峡谷的新变数,而增添了更多的迷雾与变数。风暴,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