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36章 被吃绝户的夫子3(1 / 2)

婚后一年,夫妻两人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女儿晏知意。

晏廷生有了妻子和岳家的帮扶,在22岁那年考中秀才,之后就在县里的一处书院找了个当夫子的工作。

一家人顺势搬到了县里,赵员外也更方便帮扶女儿和女婿。

在晏廷生30岁这年,他以倒数的成绩考上了举人,之后就没打算再往上考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资质,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想一家人好好的生活。

因此在岳父的帮衬下,晏廷生自己在县里开了一个书院,声望也是与日俱增。

晏廷生有举人功名在身,对赵员外也能在无形之中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样双赢的局面让两家人都很满意。

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晏家始终都只有晏知意这一个女儿。

不仅晏家人和赵员外夫妻两人着急,族中人也很是着急。

晏家人和赵员外着急的自然是家里没有男丁,以后的家业无人继承,女儿也没人撑腰。

这样的思想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若姝并没有觉得对此感到不忿,而对晏廷生产生什么恶意。

至于说晏家族中之人着急,则是因为不少人都盯上了晏家的家业,想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晏廷生夫妻两人,好继承他们的家业。

毕竟现在的官家也是没有继承人,被宗室和朝臣逼迫,最后还是无奈选择了过继嗣子,更何况是晏廷生这个连个官身都没有的读书人了。

晏廷生夫妻两人一直强压着不愿意过继,最后还是没顶住压力,在晏廷生35岁,晏知意15岁这年,从族中过继了一个嗣子,名叫晏知礼。

晏知礼过继的时候7岁,他父母双亡,家中最亲近的亲人是已经出嫁的姑姑。

不过他姑姑不愿意抚养他,依照现在的规矩,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出嫁女来养娘家的孩子。

因此晏知礼的归处就到了族里,这时候正好晏廷生一家人已经快顶不住压力了,看晏知礼家里没有牵挂,最后就过继了他,取名晏知礼。

晏家人对他虽然不如自己的亲生女儿晏知意,但是也悉心教导他,供他读书。

最后的结果却是,晏知礼被过继过来还没两年,全部因为各种意外丧命,只剩下一个17岁被迫守孝的晏知意。

晏知礼将自己的姑姑一家接过来,一家人迅速霸占了晏家的一切,并且欺辱起了晏知意这个晏家真正的主人。

晏知意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他们一家人和下人羞辱折磨。

20岁那年终于守孝结束,彼时晏廷生夫妻两人为女儿定下的未婚夫早就已经退亲另娶。

晏知礼和姑姑一家迅速将晏知意嫁给了姑父家游手好闲的堂侄,将晏廷生夫妻为晏知意准备的嫁妆全部扣下,一点嫁妆也没有给晏知意。

晏知意嫁过去才几年,就因为难产去世。

彼时晏知礼已经用着晏家的家底,供自己考上了童生,后来还考上了进士做了官,将晏家和赵家的家产全部据为己有。

至于说对于晏知意的遭遇,赵员外夫妻为什么不阻拦,是因为他们也因为各种意外去世了。

至于说这个是不是意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虽然当时的晏知礼只是个小孩子,但她背后可是有着最后的获利者,晏知礼姑姑一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