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客人,那些元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接触。
如果每天都是一样的点心,那时间久了,她们肯定就腻了。
江云晚从来都不是一个苛刻的老板。
甚至算得上是宽和的,所以元馆成立至今,当初跟着她一起的那些人,一个都没有离开的。
甚至有些人,都攒了不少的钱,前两天还告诉她,再攒两年的钱,她们就能给自己买一套房子了。
江云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她还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这些姑娘,很多都是女孩,能读书能识字,可是在家庭的资源倾斜中,却是得到最少的人。
甚至有些人在赚了钱之后,全数都被家里的长辈们要走,美其名曰是存着,可是存进了谁的腰包里?
她心里有了主意,只不过这是个大事儿,处理起来并不简单,而且真要是像她想的一样,那势必还得买下最起码两套的房子。
最近京市的房价也是波动的厉害,这样的决定,江云晚还是觉得应该和傅云烃商量商量。
谁知道傅云烃听了她的话,却忍不住笑了声。
“这种是好事儿,你觉得可以就去做。”
毕竟他也知道,江云晚的那些员工,很多都是像崔红那样的。
江云晚给她们的工作,就像是给了她们一条全新的,完全不同的路。
一开始的时候,甚至有很多姑娘们的家长不理解,觉得这不就是去做服务员的活?
毕竟元馆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地方。
外面的人进不去,只知道去到元馆的都是些贵妇人,而且都是笑容满面的进,容光焕发的出。
甚至有不少人出于嫉妒,会鼓动那些家长们让孩子不要继续做下去了。
可是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没有人愿意从元馆离开,她们舍不得。
江云晚自然是知道的,说实话,她觉得自己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是省城还是京市,她都只是给了那些人他们应得的。
可她却忘了,现在的很多人,可不像她这样想。
所以这也是傅云烃为什么在听到了江云晚的话之后,下意识的就支持她的原因。
他觉得自己的妻子真的是了不起,虽然她自己不清楚她在做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潜移默化下,多一个人像她这样。
就会多出很多的人受益。
两口子在这件事情上虽然频道完全的不同,但是不得不说,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完全的想到了一块儿去了。
江云晚是个不喜欢拖延的人。
想做就去做。
市中心的房子还好买些,只花了几天的时间就搞定了。
反倒是京郊,那些园子基本都是和傅家差不多的家庭的人的私宅。
这些人不缺钱,自然的,也就舍不得卖掉园子。
褚玉莺听了江云晚的烦恼,却忍不住笑了笑。
“你这个小丫头,真是死脑筋,那些人不肯卖宅子,旁边难道就没有住户?”
京郊那些人巴不得往城里挪挪呢,一家不够,就买上两家,三家,这样打通了连在一起,自己建,不比什么都强?
而且这样一来,产权还牢牢的攥在江云晚的手里。
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