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有一个强有力的后方,才能让大唐的军队所向无敌。
“好了,现在国内的形势已经是一片大好,今年是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年。高士廉不是没能力,只是他的眼界太窄,又不愿意按照本王的意思做事,所以现在户部的官员,先让他们冷静一年,让他们收敛一下自负,免得他们以为我皇室没了他们,真的要穷死!”
唐天说着说着,李治和李恪就笑了:“大哥,别说一年了,这才过了几个月,商部就给朝廷带来了多少收入!户部那些老顽固,迟早会后悔的肠子也青了!”
三兄弟聊了许久,最后唐天说到了东昌的问题。
“现在基本人心安定,再加上东厂随时窥视天下动向,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了。李治,以后东厂的事情,李寅会只向你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和李恪一起研究决定,东厂的事,我不再过问。”唐天谨慎地把东厂交出。
“大哥,东厂在你的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把好刀啊,你给我干啥?”李治其实很想把东厂掌握在手里,但是又感觉到,东厂在唐天的手里,作用更大。
“你可是大唐的皇帝,很多事情还是要你来做的。如果你没了权威,
交接了东厂以后,唐天就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上了。
很快,泉州的谢家接到了圣王府发出的诏令:船队一路向南,向南诏以南的国家收购甘蔗!
南诏往南,那就要到印度了。
这些地区有大量的甘蔗,在当地是白菜价,被以低廉的价钱收购之后,被长途运送到长安,经过制糖工艺加工后,制成红糖和白糖,以极高的价格销往各地。
敦煌的段氏也接到了圣王府的指令,被告知加大力气收购胡椒,并把丝绸和糖品输入西域,互通有无。
北方的不少大族,也接到了命令,扩大了贸易规模。
甚至是平定以后的辽东广大地区,也得到了极多的物资,被运往倭国、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
为了把王府出产的糖品的数量、西域购入的货物种类数量、北方边关贸易所得的牲畜数量统统登记清楚,唐天从民间招募了大量擅长账目的人才,有的留在王府,有的被委派到边关关卡,让他们登记各种物资的数量,以此判断商部各家应该向朝廷缴纳的银两。
商部现在虽然人手处于了满编的状态,但是却有吏部在对他们严格考核。
凡是懈怠的官员,没有完成王府交代的买卖任务量,甚至出现谎报、贪污的情况,会被降职、免职,甚至会被处罚。
但是那些超额完成了任务的官员,圣王会根据他们最终给朝廷带来的价值的多少,给他们做出加官进爵的奖赏。
如此一来,商部官员时时处于一种竞争的关系,个个都在拼命拓展自己的贸易,商部积累财富的速度,居然还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