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杜如晦,总结一下最近朝廷的情况吧。”唐天坐在椅子上,说完之后闭上了眼睛,姿态惬意。
“陛下,圣王!”房玄龄首先开始发言。
“自从朝廷整肃纲纪,罢免了半数贪官污吏之后,我和杜公一直在致力于提拔、培养新官员,如今三月已过,我们的努力初见成效。三省六部的官员全部补齐,吏部对他们的考核,都给了优,说明这些官员学到很是认真,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房玄龄说完后,杜如晦接过了话茬:“除了他们优异的从政能力,他们的清廉更叫人欣慰。这些新来的官员,没有官场老油条的陋习,还没有露出索贿的行为,而且他们出仕的时候,恰逢圣王大发神威的时刻,对他们的震慑极大,所以,这一批官员在以后应该会长久地带给大唐官场一股清廉的风气!”
许久没有露脸的魏征,此时抛弃了之前对唐天的成见,放下了御史台崩在他手里的无限怨念,居然站出来歌颂唐天:“圣王的惊世骇俗之举,不但让京城的纲纪为之一新,连地方上的风气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圣王行动迅速,地方的豪强和官员,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这件事就被平息,许多官员被免职,被发配,许多豪族被本地弱一些的豪强兼并,使得原本众多野心勃勃、认为大唐靠着他们才能立国的势力,都被彻底洗牌!”
李治听的热血沸腾:“所以说,如今朝野上下,几乎都是亲近朝廷之人?”
李治在激动之下,突然想起来唐天前几天嘱咐过他的一件事。
“诸位稳定社稷有功,今天需要封赏大家!”说到这个封赏,李治兴奋无比。
之前户部就有了近四千万两白银的进账,这段时间来,又突然激增两亿,这样的财富,把大唐和大隋百年时间里户部的财富都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也只有唐天这样敢向世家下死手的狠人,才敢如此敛财。
唐天如今和他是并列之人,封赏唐天,那就意味着李治高唐天一等,所以李治并没有议论唐天的功劳,而是把第一功安排给了东厂李寅。
“督主李寅,监督天下官员、世家有功,封东郡郡公,赏银三百万两!”
“薛仁贵统兵有方,协助圣王有功,封颍川郡公!赏银三百万两!”
得了郡公,那意味着会得到大量的田产,而三百万两的赏银,更是几代也花不完的巨资。
朝野上下大换血,不但没有引起很大的震动,反倒因此为大唐凝聚了强大的力量。
原本许多家族、官员,都和皇族貌合神离,说是君君臣臣,实际上都在位自己谋私利,即使是换了皇帝,甚至是换了其他姓称帝,这些豪门也不会失势。
但是现在,在见识了唐天强悍的手段之后,谁也不敢再低估这个王者的胆量和决心!
敢拿天下士族开刀,这份魄力古往今来是杨广之后的第二人。
而唐天比杨广厉害的地方是,唐天能够完美地掌握这里面的节奏,控制住天下的局势,所以现在的大唐,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