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公子,
我是通州君山书院的夫子,
刚刚听闻是这位小公子考的了榜首之位,
我们君山书院想邀请这位小公子,
到我们通州的君山书院入学,
等来年刚好在通州考府试。”
陆卿卿和林云澜还有孩子们刚准备离开,
就有人上前拦着他们几人说道。
众人观看这人,
只见是一位身着青衫,头戴方巾,
面容和蔼的老者站在面前,
手中还握着一把折扇,
颇有几分儒雅气质。
他目光温和地落在三毛身上,
眼中满是欣赏与期许。
“天啊,竟然是君山书院的夫子,
要是我儿有这样的机缘就好了。”
一位打扮不俗的中年男子满脸羡慕地说道。
他身着绸缎长袍,
腰间玉佩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这位小公子真是有福了,
居然被君山书院的夫子给‘相中’了,
我爹之前托人都没能让我进去。”
一位学子少年叹着气,
眼中满是羡慕嫉妒。
他一身青布衣衫,手中还握着书卷,
看着三毛的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甘。
周围的人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君山书院可是通州数一数二的学府,
能进去读书,那前途可就不一样了。”
“是啊,这家人可真是走大运了,
这孩子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听到旁人的议论声,
拦人夫子倒是淡定坦然,
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
仿佛对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
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
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态。
陆卿卿虽不认识这位夫子,
但也从旁人的口中了解了不少。
看来这君山书院倒是有些名气,
能引得众人如此艳羡,
想必在治学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她心中不禁对书院多了几分好奇,
也在思索着这对三毛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位夫子,
可容我们先考虑商议一下,
毕竟我家有三个孩子,
如果把他们分开入学,
还得与他们商量商量。”
陆卿卿一脸诚恳地看向君山书院的夫子。
夫子听到陆卿卿讲话,先是有些吃惊,
心想,
没想到这家人如此重视孩子的学业,
普通家庭里能有一个送去书院读书已经很是难得了,
这家三个孩子竟都会读书认字。
“没想到夫人公子如此重视孩子们的学业,
老夫敢问,
你这两个孩子看着也不大年龄,
读书认字学了多少?”
没等陆卿卿和林云澜回答,
二毛就抢先说道:
“夫子,这是我大哥,
他这次县试考了第九,
我这次县试考了十七。”
夫子听闻,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惊喜,
他打量着三毛、石头和二毛,
连连点头:
“了不起,了不起啊!
没想到你们弟兄三个都能取得这般成绩,
可见你们平日里用功之深。
如此聪慧勤勉,实在是难得。”
说着,
他又将目光转向林云澜和陆卿卿,
赞叹道:
“想必二位教导有方,
方能育出如此优秀的孩子们。”
林云澜拱手谦逊回应:
“夫子谬赞了,孩子们能有今日,
都是他们自身努力,
我们不过提供些基本条件罢了。”
陆卿卿微笑着附和:
“是啊,夫子,
孩子们对读书求知兴趣浓厚,
我们做父母的,自是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