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41章 建文帝朱允炆的花名册2(1 / 2)

古先生看了宣纸上的《伴行录》,里面的名字表达的很隐晦。

如果古先生没有系统解释,他对有些词代表意思都不懂。

古先生清了清嗓子,“直播间的各位粉丝们,我给大家念一遍建文帝朱允炆的《伴行录》。”

“《伴行录》

“卷首”:太祖三十五年,劫波骤起,诸君义士,不离不弃;

余感念五内,然累及诸君,愧怍难当。

恐岁月漫漶,名迹湮灭,故密录于此,惟愿后世有知者,知悉忠义所在。

“名录”:

甲壹:殁于滇南道中,坠涧。

丙叁:凤阳人,伴终。

火离:庚辰年病殁,葬于闽西山北。

水坎:精医道,数次活我,癸未年归乡,不知所终。

坤土:金陵破日,负伤护主,丁亥年殁。

戊伍:......

......

“卷末”:四十年风云,皆作尘土。

余行将就木,与诸君泉下再会,必当谢罪。

录者云庵主人绝笔!”

泉哥听了疑惑道:“好家伙,整个花名册听完,怎么一个人名都没有?

难道不是花名册?”

唐青提醒道:“这本花名册应该是加密级别,一般人还真看不懂。

不过我也没太听懂。”

“好家伙,我还以为就我没听懂,原来唐青和泉哥也没听懂,那我就放心了。”

“这花名册写的太隐晦,即使有人找到,多半也看不懂。”

“兄弟,你错了。

古代的文人那是咬文嚼字,他们绝对会发现此文章隐晦之处。”

“建文帝朱允炆写的隐晦,即使被发现可以歪曲里面的意思。

毕竟夏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个字都是几个意思,所以被发现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古先生再次看了一遍手里的文字,“各位直播间的粉丝们。

我手里这份花名册的加密级别,应该是当时最高。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所有追随者及其家族的生死存亡。

其加密方式将是系统性的,而且带有文化性。

没有一点古代知识文化,根本就看不懂。”

泉哥有点尴尬的说道:“看来我们看不懂,是因为知识文化水平不够。

还得麻烦古先生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古先生把整个宣纸上的文字,打在直播平面上。

“大家仔细看这本花名册,里面使用了几重加密。

第一重就是数字代号加密。

在这个花名册里,每位追随者不再使用真实姓名,而是用一个数字代号。

比如文中的“甲柒”、“丙贰拾壹”、“戊伍”等。

只有知情人知道,这几个数字代号,应该源于其过去的某种宫廷编制或者卫所编号。

这里面的“甲”可能代表文官。

“丙”则是代表锦衣卫旧部。

“戊”则是代表内官太监。

.....”

泉哥捂着额头,“好家伙,这么复杂,难怪我们看不懂。

不了解明代宫廷编制和卫所编号,谁能看的懂。”

唐青苦笑道:“反正我是看着头大,完全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