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藏坑20条。
墓坑道路10余条。
陪葬墓36座。
大家还觉得延陵墓不怎么样嘛?”
【我嘞个豆,这延陵墓得是多大。】
【好家伙,这还是墓嘛?】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之前就说过,延陵墓修建了26年。
而且是上万的工匠修建,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延陵墓的规模。”
“汉成帝刘骜本来就以奢靡着称,延陵“靡费巨万”。
而且延陵墓属于西汉后期,属于比较大型的陵墓。
墓中可能随葬青铜器、金缕玉衣,或者银缕、错金银铜器、玛瑙琉璃珠饰等。
还有与赵飞燕姐妹相关的“昭阳舍”奢华风格。
说不定还有其宠妃赵合德曾以“五色金玉”装饰的宫殿,陪葬品或含类似珍玩。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一会我们刨地上的文物,那才是震撼人的场面。”
【哈哈,是网友们肤浅了!】
【其实,延陵墓里的木结构挺震撼的,我可是第一次见陵墓里这么多木材。
而且还都是珍贵的木材。】
【如此多木材结构建的墓,确实很少见。】
古先生指着头顶木结构说道:“其实木结构的古墓,在西汉的王公贵族里还是很常见。
此类木材结构的陵墓被称为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高规格墓葬方式。
它主要用于帝王及少数勋臣贵戚的陵寝。
它的核心特征,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四周堆垒成框形结构,象征等级与礼制。”
“黄肠题凑?得名,是源于它的材料与结构。
“黄肠”指去皮黄心柏木,因木芯呈黄色而得名。
而“题凑”则描述木枋端头向内,层层堆叠的排列方式。
“题”为头,“凑”为向内聚集的形式。”
“这种黄肠题凑木结构葬制,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
它属于汉代帝王陵墓的核心组成部分,需朝廷特赐方可使用。”
“这种大部分选木材,都会选黄心柏木,也就是黄肠。
但也有部分特殊案例的陵墓,采用金丝楠木构建。
就像现在的延陵墓,墙砌用的是柏木,而木架结构和装饰用的是金丝楠木。”
“这种黄肠题凑的古墓,耗费木材巨大。
比如京城的大葆台遗址的西汉墓葬中,就曾发现根柏木条。
而定陶西汉墓则使用根柏木条,规模极为庞大。
而出土的广陵王墓里,除了柏木之外,还用了856块金丝楠木拼接而成。”
“我现在觉得,延陵墓里的木材用的更多。
可能是所有陵墓里之最。”
古先生接着说道:“不过,黄肠题凑的这种葬制。
在西汉中后期因过度消耗木材,导致资源枯竭,最终被东汉废止。”
【光看延陵墓主墓室里的木材,我就感觉非常惊讶,确实消耗太大。】
【而且他们选的木材,大小都差不多,那对树木的要求就更高。】
【关键这些木材经历两千多年,居然还存在。
可见当时处理大量木材的腐朽问题,也是庞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