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1章 古人的雅趣(2 / 2)

【啧啧…,现在就看唐青怎么证明,此残品画是北宋崔白之作。】

唐青指着此画,“正如各位教授所说,此画很像北宋崔白的作品。

直播间的其它人可能不懂,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可以在手机里查阅北宋崔白的资料,在这里我就不多说。

大家再在其中找到崔白的《双喜图轴》那幅画。

也有学者称它为《禽兔图》。

因为有学者指出,画中鸟类尾部羽毛长而飘逸,不像是喜鹊而近于“绶带”鸟。”

“大家拿着北宋崔白的《双喜图轴》图,再对比一下此残品画,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幅画的背景差不多,都是描绘秋日萧瑟的旷野。

枯木折枝、竹叶摇曳、衰草伏地,狂风加剧紧张的氛围,传递着深秋的寒意。”

“树枝上同样是两只喜鹊,连它们的表达方式都一样。

一只喜鹊踞枝俯身鸣叫示威,另一只喜鹊展翅腾空。”

“所以,很多人看第一眼此残品画,都会拿北宋崔白的《双喜图轴》做对比。

猜想此残品画是北宋崔白所画。

可是此残品画没有落款署名,所以很多人不敢出手,害怕是别人模仿《双喜图轴》所画。”

魔都美工曲教授:【唐青说的对,我就是害怕此残品画是别人模仿的,所以不敢购买。】

京城美工施教授:【大家看了此残品画,都是同样的心里。

反正拿着放大镜,把此画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看过,就是没有找到落款署名。】

魔都博物馆楚教授:【我可是连续研究几天此残品画,都没有找到落款署名。

我看它八成是仿品,只是模仿者的画工很厉害。】

唐青对着镜头笑着说道:“各位听到三位教授的说话,是不是很疑惑。

找一幅画的落款署名,需要花几天时间?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北宋崔白的《双喜图轴》,现在收藏在湾湾博物馆。

你们仔细看手机里的《双喜图轴》,我们是不是也看不到落款署名?”

【还真是,上传到网上的《双喜图轴》,还真没有落款署名。】

【这网上传的《双喜图轴》是真的吗?怎么没有落款署名?】

【我去,我还以为我找错了,原来大家看的《双喜图轴》都没有落款署名!】

【这残品画也没落款署名,难怪大家会以为是北宋崔白的画。】

唐青继续解释道:“湾湾博物馆里的《双喜图轴》,其实是有署名落款,只是藏的很隐蔽。

经过上千年,人们才在《双喜图轴》中找到署名落款。

崔白的署名落款写在了书杆上,让人极不好找。”

“所以,刚才的三位教授对着残品画找了几天,那也是情有可原。

就是害怕崔白又把署名落款写在隐蔽处。”

【我去,宋代的古人可真会玩。】

【这叫古人的情趣,你是不是真心爱我的画,是不是认真欣赏了。

这是一种文人间的雅趣,你要从文人角度去看待文人间的事。】

【古人认为欣赏的是画,而不是人名。

为了画面的纯粹,他们选择隐藏落款,这也显示出古人的谦逊与务实!】

【不让你们找上千年这画估计早就毁了。】

【崔白可能不想让字,破坏欣赏画作的感觉。

可能他们画家喜欢欣赏画作,看到留白的地方有字有章,就会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