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自己本人是不知道原因,所以只有借助系统。
古先生小心的用手指,触碰了浑天仪的底座。
古先生浑身一震,幸好没有乱动。
浑天仪上的铜线,系统显示连接了很多地方。
但是具体连接些什么,系统没有说出来。
古先生有点怀疑,浑天仪的连接线上,说不定还藏着秘密。
古先生准备先给粉丝们普及浑天仪。
“各位,这是我们今天难得遇到有意义的古文物。
浑天仪,是李醇风在贞观七年。
发现北魏遗留的浑天仪,因年代久远已锈蚀失灵,遂向唐太宗奏请改制新仪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浑天仪,是李醇风的创新设计。
与其它的有点不一样。”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整个浑天仪是以铜而铸造。
它的底座是一个十字形准基,以鳌足支撑,兼具精密性与稳定性。”
“我在说浑天仪的结构。
传统的浑天仪是两重环结构,也就起六合仪和四游仪为基础。”
“而李醇风改进的浑天仪,首次加入“三辰仪”作为中层环组,形成“三重环”的结构。”
浑天仪的外层是六合仪固定部分。
包含了赤道环、地平环、子午环,确定天体基本坐标。”
“浑天仪的中层是三辰仪。
它的核心创新,含黄道环、赤道环、白道环,可模拟日月运行轨道。”
“而浑天仪的内层是四游仪。
它是带窥管的旋转环,直接瞄准天体观测。”
【李醇风改进的浑天仪,听说比观测更厉害。】
【随着历史的进程,浑天仪也在不断的更新。
功能也更齐全,效率也更高。】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想要发明更先进的东西,还是挺不容易。】
古先生接着说道:“李醇风的创新,主要还是黄道与白道环的突破。
他新增了黄道环标识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
而白道环则是标识月球运行轨道。
两者可以联动调整,直接测定日月位置及交食条件。”
“白道环的设计为可移动式,能随天文变化实时校准,大幅提升观测精度。”
古先生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李醇风的改进创新。
还有一点,就是多维度坐标测量。”
“他改进的浑天仪,可以同时测定黄道经纬度,也就是日月五星的位置。
还可同时测定赤道经纬度,也就是恒星坐标。
还有就是测定地平经纬度,也就是天体方位与高度。”
“三种的同时测定,大大提高了测定的效率。
而且精准度还更高。”
“所以说,李醇风在浑天仪和天文学上的功效,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都知道李醇风厉害,只有实物摆在面前,才体会到他的厉害之处。】
【李醇风留下的天文学知识,至今我们都还在学习。
可见李醇风做出的浑天仪是多么厉害。】
【可惜,岁月流逝,再厉害的人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