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名带队的将领,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带着千名骑兵狼狈地回到了大军之中。他面色苍白,心有余悸地向领头的将领诉说着刚刚所经历的恐怖一幕,那震撼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不断浮现。
“报!”传令兵一路疾奔,冲入营帐,敬了一个军礼后,声音洪亮地禀报道,“左右两翼团长已经按照部署,迅速压了上去,此刻正与敌军交锋!”营帐内,金帅正专注地看着桌上铺开的军事地图,听闻此言,微微点头,目光仍未从地图上移开,缓缓说道:“呵呵,倒是会把握时机。你即刻传我的命令,告诉他们,注意弹药消耗,不可浪费。作战时吊着敌军打就行,不要急于求成,绝对不许冒进。敌军人数众多,切不可因一时冲动陷入险境。”传令兵领命,如旋风般转身,迅速奔出营帐,将金帅的指令传达下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日时间在紧张激烈的战事中匆匆而过。在金帅大军有条不紊且轮流不断的袭扰之下,高丽军的防线如同被洪水冲击的堤坝,开始摇摇欲坠,节节败退。这三日,对于高丽军而言,仿佛是一场噩梦。金帅指挥下的火炮如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他们的生命。每一次炮声轰鸣,都伴随着血雨腥风,高丽军阵地上便会倒下一片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三日的炮击之下,高丽军又有2万多人阵亡,而伤兵的数量更是达到了阵亡人数的三倍之多。曾经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今还有战斗力的士兵已不到11万人。看着这急剧减少的数字,高丽军将领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惧。十几万大军,竟然被不到万人的宋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宛如待宰的羔羊。他们甚至连与宋军短兵相接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火炮的射程之外,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倒下,自己却无能为力。
高丽军将领心急如焚,接连召开了好多次军事会议,希望能集思广益,商量出一个有效的对敌之策。然而,每次会议都以无果而终。将领们面面相觑,各抒己见,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能够扭转战局的办法。这让高丽军将领头痛不已,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而此时,宋军的袭扰还在继续,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这场战争又将何去何从。
高丽大军在经历了连续几日的苦战之后,终于再也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损耗。那如同潮水般的攻势,在宋军坚如磐石的防御和猛烈的炮火打击下,渐渐失去了力量。又坚持了两天,高丽将军看着己方不断锐减的兵力,满心无奈与苦涩,最终不得不做出了大军大规模撤退的艰难决定。他深知,再这样继续耗下去,恐怕整个军队都将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回防,以求保存实力。
而金帅这边,并未选择追击。他深知兵法之道,穷寇莫追,避免因追击而陷入敌人的埋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是,他依旧率领大军固守仁川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后的各项事务安排。
在战后总结会上,营帐内气氛热烈而严肃。各个将领依次站起身来,分享着自己在此次战斗中的心得体会。他们或谈及战场上的观察与判断,或分享战术执行中的经验教训,言语间既有对胜利的自豪,也有对不足的反思。待众人发言完毕,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金帅,眼神中满是期待,渴望聆听主帅的最后总结。
金帅环顾着众将期待的眼神,深知此刻大家的心情,也不废话,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道:“首先,我要对你们此次的行动做出充分的肯定。在这场战斗中,大家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卓越的军事素养。尤其是左右两翼的将领,对出手时机的把控堪称精妙,值得大家学习。”金帅的目光中透露出赞许,声音坚定而有力。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该出手时就出手,切不可犹豫不决。要巧妙地引导敌军,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节奏来打。但同时,也要做到收放自如,不能一味地进攻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危。此次左翼在进攻过程中,虽一开始有些冒进,但好在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改正了进攻的节奏,这一点做得很好。作为军事主官,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头脑清醒,时刻牢记,士兵的生命高于一切,绝不能拿他们的生命去换取自己的军功章。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金帅的话语情真意切,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将领的内心。
“啪啪!”在高丽王廷那庄严肃穆的皇宫御书房里,高丽王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跳动起来。他双眼圆睁,怒视着面前跪地的将领,大声吼道:“你出征前不是信誓旦旦地说此战轻而易举么?为何如今却这般狼狈地逃了回来?你给朕好好解释一下!”
那将领吓得浑身一颤,“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头深深地低着,不敢直视高丽王的眼睛,战战兢兢地说道:“启禀王上,臣有罪,罪该万死,还请王上重重惩罚。”
高丽王气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大声咆哮道:“朕不想听这些无用的话!朕只想听到解决之法!你身为将领,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我高丽大军如此惨败?你必须给朕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否则,朕定不轻饶!”
又过了几日,这日,太阳高悬天空,将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大地上。仁川城外,缓缓驶来一行车队,城外5里处高丽使者身着华丽而庄重的服饰,神色凝重,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城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