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延年戴着圆框墨镜从车内出来,站定在东京的街头,头顶正上方赫然是:“倭国银行”巨大的招牌。
他微微眯眼,适应了一下午后略显刺眼的阳光,不远处导游通过扩音器传来的热情声音和旅游团的笑闹声隐约可闻。
庄家斌也从另一侧下车,他戴上墨镜,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最后目光落在边上“倭国银行”本馆庄严古典的建筑立面,以及不远处“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现代化楼宇上。
“胡少,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日本桥,才是真正撬动整个倭国,甚至影响亚太资本流向的支点。”他抬手,示意性地指向那片汇聚了厚重历史与巨大资本的区域。
“看边上,这可是倭国的国家中央银行。这座百年红砖建筑里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日元汇率的每一丝波动。”
“而那边,”他的手臂微移,指向另一侧,“东京证交所。虽然交易大厅可能不如往日喧嚣,但屏幕上跳动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万亿规模的资本博弈。三菱、三井、野村……这些庞然大物的核心机构大多盘踞在此。可以说,这方圆几公里内流动的金钱和制定的规则,足以让一个小国的经济天翻地覆。”
“街道的两侧,”庄家斌的手臂在空中划了一个更宽的弧度,仿佛在描绘一幅无形的资本地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丛林,全球和本土的金融巨鳄在此筑巢,密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看,那边是三菱UFJ银行的巨型塔楼,资产规模在全球都排得上号,是真正的‘国之重器’。紧挨着它的,是瑞穗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的摩天大厦,这三家,构成了倭国金融界无人能撼动的‘三巨头’铁三角。”
“而这还只是本土的力量,”他顿了顿,墨镜后的目光扫过那些国际化的logo,“国际玩家同样在此深耕。美国的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英国的汇丰、渣打…法国的法兴、巴黎银行…它们的亚洲总部或核心分支机构几乎无一缺席,都在这里设立了前沿阵地,争夺亚太市场的蛋糕。”
“再加上无数大大小小的信托、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那些门面低调但能量惊人的私募和对冲基金…”庄家斌轻笑一声,“可以说,这短短几条街,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全球金融体系。每一扇窗户后面,可能都是一个正在影响市场的决策;每一次电梯的上下,运送的都是数以亿计的资金流动。”
庄家斌收回目光,透过墨镜看向江延年,语气似笑非笑:“从德川幕府时代设立全国金银汇兑的‘金座’开始,这里就是倭国的金融脐带。如今,它依然是心脏,泵出的不是血液,是永不眠息的资本。我们脚下,可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伦巴第街’。”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在这里,空气里飘着的都不是樱花味,是金钱和欲望的味道。
“我们,”他压低了声音,“现在正站在这个矩阵的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