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各位好,我叫江小白,大家可以叫我小江侦探,接到消息,黎明医院昨晚发生命案,我是调查此次案件的侦探。”
江东凛说完这句话后,弹幕里又全是哈哈哈。
因为江小白是该世界的一款酒类的名字,并且在这一期节目中,赞助了《三重奏》,网友们纷纷道:怪不得小江侦探是有名字的,而其他嫌疑人都是“小X”这样的名字。
经过小江侦探的初步观察,得出一个死者的大概死因,所有人来到了大厅里,坐下来聊了聊各自的身份信息,与死者的关系,以及昨天的时间线。
从6点半到10点的时间线,节目组在嘉宾们一个个说完后,通过简略的画图方式,呈现在画面中。
记得头晕的观众,立刻就觉得清晰明了起来了。
【感谢节目组】
【多亏了节目组帮我们记笔记】
【从这几个时间点来看,大家几乎没有相互佐证的可能性啊】
【死者名叫小陶,还是一名精神病人,在之前的追逐战中,扮演人是节目组的总导演……哈哈哈三土你也牺牲太大了吧!】
陶垚自从拍摄的《真假情侣》和《三重奏》,在观众界的名气已经不亚于三线,属于那种看着眼生但是一听他的代表作,就会“哦哦哦,原来是他”的既视感。
尽管进入到正式录制节奏,死者换成了塑胶假人,但假人稀薄的头发,圆圆的脑袋,都非常像陶垚的模样。
观众们看了个热闹,等嫌疑人们在江东凛的安排下,分组搜证时,弹幕一溜烟变成了各种组合c。
【东临碣石!】
【喜乐平安!】
至于渠黎和赵无边的“医生患者关系”,在其中略显薄势。
“好了,行动起来吧,朋友们,让我们抓出真凶!”
“抓出真凶!”
【朋友别喊了,真凶就是你】
【这会装的这么无辜,谁能想到是你杀了小陶呢?】
【禁止剧透!】
有些网友就特别喜欢先看结尾,再翻回去看前面的内容,那种提前掌握结局的感觉,令他们觉得着迷,自已有这个习惯也就罢了,非要在弹幕里剧透,遭到了许多网友的抵制。
幸好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一直盯着数据,让这些剧透的话,一句都没有发出来过。
江东凛和迟拓来到了二楼。
正在这时,画面右下角,呈现出整个医院的大概轮廓,占地面积之大,让粉丝们都为之惊叹。
【三土还是太有钱了】
【这么大的场地,只录制一个剧本不觉得可惜吗?建议再多录制几个】
【以后这个场地,会改造成路人试玩场所吗?感觉搭了又拆的话,收不回本啊】
【你还替娱乐圈点金手担心这事啊?谁亏钱都不是咱们江总亏钱】
江东凛和迟拓正在案发现场推理“凶手画像”。
迟拓一本正经的说完他觉得凶手是个什么样的人,却收到了小江侦探的调侃:
“力气大?了解人体结构?个子高?主治医生,你确定自已不是在招供吗?”
“……”
“不是我捅的。”迟拓只能认真诚恳,又苍白无力的回答。
画面切换到了另外两组。
喜乐平安搜索的是三楼,两人几乎以破坏式搜证的方法,将迟拓的办公室搜成了二战现场。
宋喜拉开柜子,看见里面清一色的黑色制服。
她随口吐槽了一句:“不是说白衣天使吗?小迟怎么全是黑衣服?”
周政安在一旁附和:“可能他是黑衣天使吧。”
“哈哈哈!”宋喜大笑起来,然后所有人的基础资料翻了出来——这资料并不是密室里找出来的资料,是鬼混们来到黎明医院,为了增加真实性,拟造的虚假资料。
后来二刷三刷的网友们,会在这里留下一条【原来鬼界也会在简历上乱写啊】
一楼的渠黎和赵无边,一个翻食堂,一个翻前台,连垃圾桶都没放过,被搅碎机搅碎的纸张,辛辛苦苦拼了十分钟。
结果得到【我觉得这个观点有点偏激了,葡萄为什么就比香蕉要有深度,母猪的护理得从产前做起,我明白你说的派大星和奥特曼是亲家关系……】等一整页毫无逻辑的话。
渠黎:“……”
赵无边:“……”
两人被纸张上的文字气的深呼吸。
“到底是哪个工作人员,准备了这份毫无作用的无效证据!”
三分之一的搜证时间,浪费在了拼图上!
观众们自然是【哈哈哈哈】
画面又一转,小陶的日记内容,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观众们悚然一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精神病了】
【所以小陶觉得他们都不喜欢自已,就想要杀了他们?小黎是他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小黎也太倒霉了吧!】
【最后一页还被撕掉了?绝对有问题!】
【对比小陶的日记,小黎的笔记真的好简单好没营养e】
【小黎的笔记全是讨厌工作,哈哈哈打工人心态】
【哪有人不会被工资逼疯的呢?】
【什么?黎明医院1号发钱?平均月收入9000?八小时工作制?请问招聘邮箱在哪里?】
半小时搜证结束。
江东凛率先走进审讯室,在黑板上贴上死者和嫌疑人的照片,并且在人物关系上画了上箭头,标上简单的文字。
“医患”“食客”“爱心”
“现在,请嫌疑人们入场!”
渠黎口动配音:“铛铛铛铛~铛铛铛~”
江东凛:“……”
【哈哈哈哈】
……
《暗夜诡杀》又名《三重奏·中元篇》,因为营销时,以“嘉宾们在中元节那天录制”的消息为噱头,有不少人是冲这个这个噱头来的。
还以为能看见什么惊悚血腥的画面,谁知道除了开场的追逐,以及死者的死状,其他时候整个节目是轻松中夹带着严肃,严肃中又有些诙谐。
碣石乐队的人聚在一起,有的时候不需要刻意搞节目效果,就能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但那一部分因为“中元节”来的网友,就觉得节目组乱蹭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