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47章 玩鹰啄眼,怒起杀心(1 / 2)

元朗,屏山老村。

一栋三层高的村屋,外墙是灰色的,墙皮斑驳,有些地方露出了里面的砖。

一楼是车库,卷闸门锈迹斑斑。

二楼和三楼的窗户装着铁栏杆,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巷子很窄,两边都是类似的老房子,墙上贴着褪色的小广告。

下午三点,阳光照不进巷子,空气里有股霉味。

村屋二楼,客厅。

刘特作坐在沙发上,沙发是旧的,皮面有些开裂,露出里面的海绵。

他穿着白色衬衫,领口解开两颗扣子,袖子卷到小臂。

脸上有些憔悴,眼睛布满血丝。

茶几上摆着一个烟灰缸,旁边放着一盒雪茄,打开了,少了几根。

墙上有水渍,天花板的漆掉了一块,露出灰色的水泥。

窗外传来摩托车的声音,很快又远去了。

客厅角落站着两个人,黑色T恤,牛仔裤,腰间鼓鼓的,应该是藏着枪。

他们站得笔直,目光警惕。

刘特作拿起一根雪茄,用剪刀剪掉尾部,放进嘴里,点燃。

深吸一口,烟雾慢慢吐出来。

他靠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那块掉漆的地方。

在香江这些日子,刘特作一直很低调。

他是通缉犯,国际执法队在追他,漂亮国司法部在追他,马来西亚衙门也在追他。

但香江不同。

他在香江没有违法,至少表面上没有。

他的钱通过离岸公司、信托基金、第三方代持,洗得很干净。

他住豪宅,开宾利,投资电影,和上流社会的人吃饭。

很多人知道他的身份,但都心照不宣。

香江是个复杂的地方,只要你有钱,只要你不触犯本地法律,没人会管你从哪来,做过什么。

国际执法队没权在香江直接逮捕他,必须通过本地执法队,而本地执法队没有充分理由,不会动他。

所以他一直很安全。

但他还是准备了安全屋。

这栋元朗的村屋,是他两年前买下的,用的是一个新加坡公司的名义。

平时空着,偶尔让手下过来打扫。

就是为了预防万一。

现在,万一来了。

刘特作抽着雪茄,想起一句话。

《西游记》里的:“玩鹰的被鹰啄了眼。”

他笑了,笑得很苦。

这么多年,他骗了多少人?

在马来西亚,他从国家基金偷了四十五亿美金。

在新加坡,他通过空壳公司洗了十几亿。

在漂亮国,他投资好莱坞电影,和莱昂纳多、马丁·斯科塞斯称兄道弟。

他雇佣最好的会计师,最贵的律师,把账做得天衣无缝。

FBI查了两年,也只追回一部分钱。

他一直觉得自已无比聪明。

从来只有他骗别人,没有人能骗他。

可这次,他栽了。

栽在一个黑道混混手里。

他深吸一口雪茄,烟雾在昏暗的客厅里飘散。

刘特作回想这几个月的事。

他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

不是杨鸣太聪明,而是他自已轻敌了。

或者说,太自大了。

在他看来,杨鸣就是个混混。

一个黑道出身,想要洗白,想要进入资本市场的小人物。

这种人,他见过太多。

有钱,有野心,但格局不够,眼界不够。

稍微给点甜头,就会感恩戴德。

稍微施加点压力,就会乖乖就范。

所以他愿意借钱给杨鸣,愿意投资镜像,甚至愿意只拿小部分的回报。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把杨鸣当对手。

他要的不是回报,而是控制权。

他需要一个干净的、正在运营的影视公司,作为他洗钱的据点。

镜像符合所有条件。

而杨鸣,在他眼里,不过是个棋子。

一个可以随时摆布,随时抛弃的棋子。

结果呢?

结果是他被棋子耍了。

刘特作站起来,在客厅里踱步。

他回想整个过程。

从中东回来,他提出做王储代理人,杨鸣答应了。

他借钱给杨鸣,投资镜像,成为股东。

他收买在镜像不如意的陈熙娜,掌握内部情况。

陈熙娜原本是乐视出来的,有能力,有野心,但在镜像不受重视。

刘特作给她钱,给她承诺,让她成为内应。

她做得很好。

每周汇报公司情况,财务数据,人事变动。

柴峰的上市筹备,她也全程参与,定期把进度报告交给刘特作。

所有的文件,刘特作都看过。

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镜像影业上市项目”。

律师团队、审计师、券商,所有人都在说“镜像上市”。

媒体也在报道“镜像上市”。

他深信不疑。

于是在关键时刻,他通过关系让CCB突然介入,调查资金来源,逼杨鸣交出股份。

刘特作当时太兴奋了,以为自已赢了,没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