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适走来,劝道:“黄将军,不必如此悲伤。令郎为国捐躯,他的事迹将会万古流芳。
既然高继能擅长使用左道蜈蜂之术,将军何不请崇城的崇黑虎来帮忙?他有神鹰,能克制这种法术。”
黄飞虎听了这话,急忙上帐来见姜子牙,恳求道:“我想去崇城,请崇黑虎来,打败这个贼子,以报我儿之仇。”
姜子牙看到黄飞虎如此悲痛,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黄飞虎离开军营,径直往崇城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他早起赶路,晚上休息,走了几天,来到一座山脚下,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飞凤山”。
黄飞虎看罢,策马继续前行,突然听到耳边传来锣鼓齐鸣的声音。
“这是哪里的战鼓在响?”他心中一动,催动五色神牛,往山上走去。
到了山坳里,只见三员大将,在那里厮杀。
一个拿着五股托天叉,一个拿着八楞熟铜锤,还有一个拿着五瓜烂银抓,打得难解难分。
拿叉的和拿抓的,一起攻击拿锤的。
打了一会儿,拿锤的又和拿叉的,一起攻击拿抓的。
三人一边打,一边哈哈大笑。
黄飞虎坐在坐骑上,心想:“这三个人,怎么以战斗为乐呢?我得去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纵马来到三人的面前。
拿叉的将领,看到黄飞虎长着丹凤眼、卧蚕眉,穿着王服,骑着五色神牛,大声喊道:“两位贤弟,先停手!”
其他两人闻言,立刻停止打斗。
那位将领在马上欠身,问道:“来者可是武成王吗?”
黄飞虎点头道:“正是在下。不知三位将军,为何会认识我?”
三位将领一听,立刻翻身下马,跪在地上行礼。
黄飞虎微微一怔,急忙跳下战马,恭敬地回礼。
那三人行过礼后,笑道:“我们刚才看到大王的仪容风采,与过去听闻的描述相似,因此认了出来。今天能在这里遇见你,真是太幸运了!”
他们热情地邀请黄飞虎上山,进入中军大帐,按宾主之位坐下。
黄飞虎问道:“刚才看见三位将军在争斗,不知是什么原因?”
三人起身,笑着道:“我们兄弟三人,吃完饭,闲着没事,就假装打斗,消遣一下。没想到,不小心冲撞了你的队伍,真是抱歉。”
黄飞虎客气了一番,微笑道:“请问三位将军,高姓大名?”
三人起身,答道:“末将名叫文聘,这位叫崔英,那位叫蒋雄。”
这一次,正好对应“五岳”相聚:文聘代表西岳,崔英代表中岳,蒋雄代表北岳,黄飞虎代表东岳,而崇黑虎代表南岳。
文聘设宴,款待黄飞虎,在酒席上问道:“大王是要往哪里去?”
黄飞虎便讲述了姜子牙拜将伐商,以及儿子黄天化被高继能杀害的事情。
并说,自己现在正前往崇城,请崇黑虎到金鸡岭,共同对付高继能,为儿子报仇。
文聘听后,摇头道:“只怕崇君侯不会来。”
黄飞虎奇怪道:“将军为何这么说?”
文聘微微一笑:“崇君侯正在操练兵马,准备进军陈塘关,然后到孟津会合天下诸侯。恐怕会因为这个而耽误,不能前来。”
黄飞虎笑道:“幸好遇到了三位,不然这一趟就白跑了。”
崔英想了想,缓缓道:“不一定。虽然文兄这么说,但崇君侯要想进军陈塘关,也得等武王的大军到达。
大王不妨先在山寨里住一晚,明天我们兄弟三人,陪大王一起去。料想崇君侯肯定会来协助,绝不会推辞。”
黄飞虎感激不尽,便在山寨里住了一晚,养精蓄锐。
………………
第二天,四位将军吃过饭后,一同上路。
不久,他们来到崇城。
门卫进去,向崇黑虎禀报:“启禀千岁,飞凤山的三位将军求见。”
崇黑虎笑道:“请他们进来。”
三位将军来到大殿前行过礼,崔英微笑道:“外面还有武成王在等候。”
崇黑虎闻言,急忙走下台阶迎接,大笑道:“大王,我不知你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大王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