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沈青每治疗完一株椴树,就尝试与其沟通,问其有没有害怕的东西,以及...这个东西现在位于哪里。
无一例外,这些椴树都有害怕的东西,而且,那样东西就位于树枝插在的地方。
治疗完所有椴树,沈青撸起袖子,从背篓内拿出一个小铲,来到树枝旁。
植物不是人,表达、认知皆很有限,尽管,沈青和十几株椴树都进行了交流,然而,没有一株椴树讲清楚树枝下有什么、那个东西又是如何导致它发病的,只一味地用毒、怪物、可怕等词,来代指树枝下的东西。
是以,想弄清树枝
沈青从背篓内掏出毛巾,围住口鼻后,首、尾两端,再在后脑打个活结。
接着,他拔掉树枝,弯腰蹲了下来,先用小铲拨开层层落叶,露出黑黑的腐殖土,然后,一铲接一铲的开始挖土。
大黄察觉到这边的动静,快速跑回主人身边,前爪交替扒拉土坑。
沈青将大黄抱到一边,“大黄,土里埋了啥,我也不知道,也不确定那玩意会不会伤了你的爪子。听着,别帮我挖土坑了,你去一边玩吧。”
大黄没去一边玩,但也没再帮忙扒土坑了,沈青一铲接一铲,将土坑里的土,挖到一旁。
沈青挖了七八分钟,土坑深度达到0.6米时,他知道椴树们惧怕的东西是什么了。
土坑里,有三根发霉的玉米、两只高度腐烂的兔子尸体、一瓶...农药,沈青捡起一根树枝,扒拉一下农药,瓶子身上的包装纸早已褪色,上面的字,都看不清了。
市面上的农药,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杀虫,一种除草,无论哪一种,都具有毒性。
沈青又用树枝扒拉几下土坑,发现玉米且,水还散发一股子恶臭,臭中夹着农药味。
沈青猜测有人进山打猎,视玉米、干草为诱饵,并往上喷一点农药,结果...打猎成功了,野兔吃了诱饵,没了逃跑的能力,然而,农药的毒性,超过了那人的预期,野兔直接被毒死了,吃,是吃不成了,只能找个地方埋了。
椴树,爱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这儿的土,很湿润,农药没有密封,毒素随着土壤中的水分,一点点往外蔓延,当然,它蔓延不到十米远,但是,它会往下渗,椴树的根系,横向、纵向都很长,而且,附近野草、低矮乔木枯死、发蔫,与它逃不了干系。
根系吸收了含有农药的水分,再将其运输到枝叶中,表症是...叶倩有黑点、树皮发黑且潮乎乎的,其实,病情最严重部位,在于树根。.
这时,大黄看了看土坑,鼻子抽动几下后,便咬住主人衣摆往后挣,似乎知道土坑很危险。
沈青摸了摸狗头,“大黄,别担心,我不会用手碰它们的,但得想个法子,把它们处理一下,省得...有些树木被它们害死。”
怎么处理呢?
放到前世,大抵会寻一个塑料袋,将土坑内的所有东西,装进袋子内,再丢给专业部门处理。
现在,沈青手里没有塑料袋,更不知道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好在,他知道一点加速农药分解和过滤农药的法子。
沈青将周围的枯草、落叶,聚拢成一堆,落叶堆旁边,还用小铲铲出一个隔火带,接着,擦燃火柴,点燃落叶堆。
南边的山林,树叶遮挡阳光,内部又不透风,导致空气湿度大,枯草、落叶含有水分,导致...火势并不大,烟雾却很浓。
沈青用树枝搅拌枯草、落叶,来加速它们燃烧的速度,大黄卧在一旁,两眼紧盯‘灰-红-黑’分界线。
灰色,是落叶,红色,是明火,黑色,是草木灰。
良久,大黄眼睛半眯,开始有点打磕睡时,灰色和红色,全都变成黑色了。
沈青忍着恶臭,用树枝翻拌土坑内的东西,发现...轻轻一碰,农药的瓶盖就掉了,瓶里没有水,瓶底倒是有一层黑色糊状物,要么是农药干涸后,残留在瓶底的色素,要么是微生物的产物,不过,无论哪一种,都比‘瓶子内还有农药’要强。
接着,沈青寻一根带有分杈的树枝,分杈处的两根侧枝,只保留15厘米长,然后,从背篓内取出麻绳,一圈接一圈,缠绕住分杈部位的两个侧枝。
于是,一个简易的大平铲就做好了。
沈青往麻绳上浇些水,抹点泥巴,随后,铲起一铲铲草木灰,丢进土坑内。
他自己带的铲子,铲刃太小了,用它来铲草木灰,铲到猴年马月,才能把草木灰铲完啊。
途中,沈青时不时放下木铲,用树枝翻拌一下土坑内的东西。
这年头,农药偏酸性的居多,土坑内的农药,弱是碱性的,树叶应当是起焦边。
草木灰是碱性的,其能与土坑内残留的农药发生反应,使其失去毒性,同时,草木灰具有吸附、过滤作用,在近期内能有效防止...未反应的农药,随着土壤中的水分溢散开来。
沈青不停地挥动木铲,将草木灰铲进土坑内,哪怕土坑被填平了,他也不放下木铲,而是用脚将坑内的草木灰踩瓷实了,踩凹陷了,再继续铲。
待草木灰被夷平,沈青用脚把草木灰踩瓷实,并用小铁铲,铲起一锹锹泥巴,覆盖在草木灰上。
忙完,沈青驱动异能,把附近叶子发蔫的低矮灌木、乔木治好,至于野草...过上一段时间,这一片区域,又会充满绿色。
啪---
沈青站起身,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灰尘,背上背篓道:“大黄,这边忙完了,走,在山林里转一转。”
随后,大黄边走边贴着地面轻嗅,沈青边走边用树枝扒拉草丛或者灌木丛,扒着扒着,他发现一簇长相奇特的蘑菇。
那一簇蘑菇,菌柄是蛋黄色的圆柱形,菌盖是橘橙色的半球形,而且,菌盖表面泛有水样的粼黄,搭配上透亮、艳丽的色彩,,让菌盖看起来有点像...含有整颗贵妃杏的果冻。
这是...鹅蛋菌。
鹅蛋菌,别名橙盖伞,因菌盖是橘橙色而得名。
鹅蛋菌刚才出来时,外面包裹着一层白色的膜,神似一枚椭圆形的鹅蛋,后面,白膜顶端破裂,橘橙色、类椭圆形的菌盖露了出来,特像...蛋壳破裂,蛋黄流出蛋壳。
鹅蛋菌,菌肉偏嫩,香味较浓,营养丰富,有补脾益胃、提高记忆力效用。
眼前的鹅蛋菌,个头有大有小,大的,比成年人手掌还要大,菌盖也不是半球形了,而是像灵芝那样,平着舒展开来,小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白膜,还是一颗鹅蛋呢。
无论是‘灵芝’,还是‘鹅蛋’,都能食用,‘鹅蛋’切成片,‘灵芝’撕成条,加五花肉爆炒,味道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