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安宁村距离天蓬街没有多远,没过多久,沈青就回到了自家小院。
哐当---
沈青跳下脚蹬,并把车撑子支好,此刻,许霞拎着两个暖水壶,走出了厨房,刚刚,她把铁锅、铝盆、碗筷,全都刷干净了,又烧了几大锅水,工人下午渴了,可以倒水喝。
她手里拎的...是最后两壶水了,拎到棚架旁边后,她就可以收拾一下回家了。
许霞余光扫见装满食材的二八大杠后,瞳孔微睁,惊讶道:“买...买这么多东西?”
沈青:“干体力活,饭量要比普通人大很多,那么多工人呢,这些菜啊,顶多够撑一周,大米和挂面,倒是能撑长一点。”
许霞:“买了挂面,粗的还是细的?”
沈青:“不粗也不细,圆圆的,直径约有2毫米,老板说面里加了盐,煮再久也不会断,口感偏向于劲道、爽滑。先买一袋尝尝看,好吃的话,下次多买点。”
米饭,太瓷实了,本地人的胃,更适应面食,比如,汤面、馒头、饺子。
饺子,包起来太麻烦,馒头,自己蒸太费时间,去外面买...保底来算,一个人一顿饭能吃掉2个馒头,那么,一天就得买五六十个馒头,量多又费钱,还不如买挂面呢。
许霞不太相信...挂面会有筋道爽滑的口感,在她看来,挂面很吸水,煮熟后,软塌塌的,没一点嚼劲,要不是家里实在没别的东西可吃,她绝对不会碰挂面。
不过,沈青是雇主,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许霞:“成,明天做汤面,萝卜肉丝汤面,每人再加一个荷包蛋,怎么样?”
沈青家是不缺蛋吃的,竹棚内的几只鸡,每天都能下好几颗鸡蛋,舅舅许保康,前几天,刚送来两筐鸭蛋。
在乡下,绝大部分村民,家里都会养点鸡、鸭,有的人把蛋留给自家人吃,有的人把蛋攒起来,拿到集市上去卖,或者装进竹篮中,当做礼品送人。
这年头,生大病、坐月子,亲朋好友都会拎着鸡蛋、红白糖,上门看望的。
集市上,鸡蛋价格比肉低,几毛钱,就能买七八颗。
沈青思索片刻,“煮荷包蛋,太考验火候了,一不小心,就糊底、烂得不成行。把鸡蛋洗一洗,带壳入锅煮熟就行。”
许霞:“也成,听你的,我帮你卸货吧。”
许霞把两个暖水壶,放到‘仓库北墙-紫藤萝棚架’之间后,和沈青一起卸货,二人将所有东西都卸进了仓库。
沈青寻来一个打气筒,将二八大杠的前、后两个车胎,都打气打到八分饱后,背上挎包,骑车离开了小院。
他沿着院子旁边的土路,往北骑了一段距离后,往东一拐,骑上了煤渣路。
这会子,风有点大,道路两旁杨树上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啦作响。
好在,风虽然大,吹到人的肌肤上时,人不会感觉到冷,也不会有泥土、沙子拍打脸颊的感觉。
沈青一边骑,一边欣赏道路两旁的风景,比如,大着肚子、低头啃食野草,折一段垂柳,掰掉叶子,去除木质芯,利用树皮做柳笛的中年男子,一手持木棍,一手持铁铲,用木棍扒拉草丛,寻找能卖钱草药的妇女,蹲在土沟的沟坡上,寻找茅草针的孩童等等。
眼下,茅草的确破土冒针,但数量不多,再过一周,茅草针会大量冒出来,到时候,去陶洼沟坡上薅一点,当个小零食吃。
良久,沈青往北一拐,
骑上了紧临大坝的土路,骑了一小会儿后,跳下脚蹬,翻过大坝,来到界碑处。
以界碑为分界线,南边杏林和北边杏林,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呐。
南边杏林,主干挺拔光滑,侧枝洁净,杏花雪白,风一吹,些许花瓣便随风起舞,打着旋儿落到了地上,煞是好看。
北边杏林,杏花洁白,林内氛围却偏向于阴湿,概因...杏树的主干上,长着成簇的白蘑菇,杏树的侧枝上,除了成团的树胶外,还布有黑褐色的斑块,看着像...被某种油乎乎的液体打湿了。
那些蘑菇,颜色雪白,个头小小的,成簇分布,一簇有5-8株蘑菇,伞盖圆润厚实,伞柄呈圆柱状。
这个场景,若是发生在南边的青山中,沈青大概率会采下一些蘑菇,把蘑菇单独放进一个麻袋中,回到村里,再询问懂行的人,问一问那个蘑菇是啥品种,能不能吃。
可惜,这个场景发生在杏林,沈青老早就知道...杏树感染病毒/病菌后,会长蘑菇、流树胶、杏果坐不稳,不用问别人,就知那些白蘑菇对人体有害。
桃树流出来的桃胶,呈黄色、橙色、橘色,晶莹剔透,泛着宝石一般的亮泽,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富含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脂肪、蛋白质等,有活血、通淋、美颜止痢之效。
杏树流出来的杏胶,颜色以褐色、黑褐色为主,含酸类物质太多,不可食用,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人们发现杏胶与一种植物果实汁液混合食用后,对肾脏颇有益处。
当然,病毒/病菌制造出来的杏胶,可能会含有不知名毒素,是不能入药的。
哐当---
沈青停好二八大杠,从挎包中掏出一把老虎钳,咔嚓一声,剪下一根杏枝,低头观察它的横截面,暗地里,驱动体内异能,查看这根杏树的根部情况。
橙子大的能量团内,绿流的转速异常缓慢,偶尔,像卡壳一般,原地停滞数秒,才继续往前流,每一缕绿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灰点。
拖着灰点往前流,速度能不慢嘛。
沈青手指微动,向杏树根部,射出一缕缕蛛丝,那些蛛丝分成两队,一队,一圈接一圈缠绕住绿流,灰点无法通过‘绿流-蛛丝’间的缝隙,随着绿流的流动,被迫脱离绿流飘荡在团内,一队,化身鞭子,击破一颗又一颗灰点。
熟能生巧,早在上个月,沈青就熟练地掌握了击灭杏树灰点的诀窍,辛乡镇的杏树,灰点个头,和上个月在杏香镇杏树根部见到的一样大,只不过,数量多出一倍而已。
不治疗的话,照这个病情发展速度,杏果还未步入膨大期,就会扑簌簌往下掉。
三分钟后,杏树根部内的最后一颗灰点,被蛛丝击中,它炸破成灰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瞬间,杏树主干周遭萦绕起惊喜、感激的剧烈情绪波动,很快,这种波动凝聚成能量,悉数涌进沈青的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