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75章 聘请了厨娘(2 / 2)

一般来说,雇施工队建房子时,雇主铁定会包午饭,早饭,可包,也可不包,晚饭,除上梁那日外,都不包。

“大青,你家房子工期预计是多少天呐?厨师打算请多久?”

河岸的杏林,大概10天就能治完归属于杏香镇的杏树,厨师干完10天走人,雇主接过勺子做大锅饭?

辛乡镇的杏树,未来100%会表现出病症,届时,又得天天骑车去沙谷河治树,再过一个半月,水洼地甘蔗就能收割了,期间,保不齐会有人登门,出钱请人治一治自家植物。

沈青思索片刻,决定雇个长工,“李叔,新房预计3个月建成,厨师...打算请3个月。”

李广田端碗抿了一口茶水,馥郁的花香,与鲜醇的茶水,迸发出不一样的美味。

“一天3毛或者4毛,刨除下雨天,大概能赚25-35块钱,不错啦,在镇上店铺内当小工,一个月也只能挣10块钱。

老蛤妈、安烁爸、李鸣小婶...安畅媳妇,都是赋闲在家、干活利索、厨艺不赖的人,待会儿,我依着刚才说的名子,挨家挨户上门问一问,看有谁愿意干,晚上给你答复。

放宽心,这么好的活计,很抢手的。”

放宽心,这么好的活计,很抢手的,放宽---

李广田说的最后一句话,不停地在许霞脑海中回荡。

刚才,洗衣粉快用完了,西厢房外侧窗台上,放着一大袋洗衣粉,许素芬脚蹲麻了,无法起身,许霞便起身来屋檐下拿洗衣粉。

许霞刚拿起袋子,就听见堂屋里的二人,在讨论雇厨师做大锅饭一事,酬金有25-35块钱呐,哪怕只有25块,这笔钱也够她和儿子花好久了。

许霞心动了,她冲到堂屋门口,自荐道:

“村长,沈青,机会是争取来的,我要自荐。

我干活利索,地里的活、家里的活,我都料理的很好。

我爱干净,瞧瞧我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又旧又破,但破口处,都打了补丁,领口、袖口、裤腿,都很干净。

我厨艺...的确达不到饭馆厨师水平,但也不赖,面食、炒菜、煮粥、汤类,我都挺拿手的。

我家境况差,小虎却面色红润,我体重一分不减,便能看出我厨艺有多好。”

沈青打量许霞,其长相属于中等偏上,鹅蛋脸,五官大气,身材火辣,明明是丰腴型的,腰肢却如杨柳一般纤细,穿着碎花薄棉袄套装,手肘、膝盖处,缝有同款布料的补丁,鞋底被磨薄了1/3,鞋背布料被洗得泛白,她的一双手,粗糙,布有老茧,适才,其洗粗棉布时,动作快,力量大。

如此,干活利索、爱干净,这两个点,许霞没有撒谎。

“许霞,你厨艺真的不赖?”

“真的,去年,五六月份吧,村长分给我一些红薯苗,为了表达感谢,我做了一锅蒸面条,熬了半锅丸子汤,盛出一半面条和一半丸子汤,端来送给村长和许姨吃,当时,他俩还夸我厨艺好呢。”

去年,沈青用板车拉着一车毛竹,从李家庄回安宁村时,遇见了李广田和许素芬,二人拉了一车红薯苗,闲聊几句后,二人赠送沈青一些红薯苗。

眼下,地窖内的红薯,就是那些红薯苗结的果子。

李广田回忆一番,“对,没错。那天栽完红薯苗,许霞端来一汤碗蒸面条,一小桶丸子汤。是杂粮面,豆芽爽脆,面条劲道,丸子汤,汤很鲜,灰灰菜滑嫩,萝卜丸子内部有孔隙,味道也很不错。”

“沈青,要不...我今晚做一些菜,端到村长家,你尝尝看。”

“不用,李叔都开口夸赞了,想必,你的厨艺真的不赖。明天上午10点之前,来我家做大锅饭,往后,早上要不要来,我和施工队商量一下,明天再给你答复。酬金,一个月一结,你若急需用钱,也可以10天一结。”

“一月一结就成。”许霞笑成了一朵花,想着拿到第一份工资,给儿子买几本课外读物。

“许霞~”李广田眉头微皱,“施工队都是男的,一天里,大青有半天时间,都不在家,你一个女子怕是不方便呐。”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是漂亮、身材火辣的寡妇,不过,许霞可不是好惹的,谁惹她,一准会被骂,骂了还不走,她便撸袖子揍人,扇巴掌、薅头发、踹小腿、拧侧腰,各种招式轮番上阵,谁劝也没用,非把对方揍得开口求饶不可。

许霞抿了抿嘴,“村长,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与我有关的流言蜚语,多到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再多几条又有什么呢。我不在乎那些流言,小虎信我就行,不过,我也不是受了委屈忍气吞声的主儿,他们若舞到我跟前,我定撸起袖子开干。村长,我家情况你也知道,小虎爸几年前就去世了,也没个公公婆婆帮衬。”

沈青觉得许霞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机会是争取来的’,而且,对方不改嫁、独自拉扯儿子的勇气,也挺令人敬佩的。

“李叔,我找的施工队,是豆子爷介绍的。

工头的父亲,和豆子爷有几十年交情了,工头见了豆子爷,都得尊敬喊一声‘张叔’,自称...敢对张叔不敬,他爸会拿鞭子抽他。

豆子爷,除了会做木工活,也会建房子,他说了,我家建新房时,他偶尔会抽空过去看一眼。

我家和豆子家,是前院对前院的邻居,有豆子爷在,施工队不敢造次的。

工头的儿子李启,和我、和豆子都认识,我若是不在家,做大锅饭途中遇到问题,可以找他解决。”

“施工队,是豆子爷介绍的,工头儿子叫李启,姓李...那木匠是叫李贵吗?”

沈青回忆一番,“好像是叫李贵,干着编茅草排、堆土砖的营生。”

“那就对了,我认识李贵,给沙谷河修大坝时认识的,他年纪虽大,力气却不小,他儿子大茂是个实诚人。不过,许霞,你忙得过来吗?再过半个月,我就要买鱼苗,投到两个大塘里了,你身上还有‘割草喂鱼’的活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