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67章 南洋行……3(2 / 2)

他们讨论着到了南洋后该如何治理,如何吸引更多的移民,如何发展商贸农工……

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浑然不觉,他们此刻的对话,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将会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和历史走向,产生何等石破天惊的影响……

而这个时候,朱常洛,第一次把修道的大事,放到了治理藩国的后面。

朱常洛与刘王妃不会想到,他们的这次就藩,恰如一枚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将绵延数百年。

他们更不会想到,他们身后那股由无数福建、广东平民组成的移民洪流,其规模与影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无法复制的……

自万历十八年朝廷正式放开并鼓励向南洋移民起,直至万历六十年万历皇帝驾崩,这场持续了整整五十年的大移民浪潮,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华夏史学家称为“万历大播迁”

被世界史称为“大南洋联邦开拓时代”……

在这五十年间,通过官方组织、商队招募、家族牵引乃至自发冒险等多种形式,累计有超过数千万计的汉人,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向了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

他们的目的地,首先是已然设立府县、由朝廷直接掌控的“南洋府”,紧接着,探索和移民的脚步继续向南、向东……而后,便是皇明州……

这场移民浪潮“无法复制”,在后世是公认的事情,因为万历年间中后期的大明帝国,整体国力处于世界巅峰……

强大的水师和国家力量保证了航线的安全,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军事存在为移民提供了初步的秩序和安全保障……

南洋丰富的香料、木材、矿产以及肥沃的待垦土地,对人口压力巨大的东南沿海百姓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富庶南洋”的形象通过商旅、书信广泛传播。

万历皇帝的开海政策以及对藩王拓土的默许甚至鼓励,为这场人口迁徙打开了闸门……

这场持续数十年、涉及数千万人的大迁徙,其直接后果是彻底改变了南洋乃至南太平洋地区的人文地理格局。

汉民族以其无与伦比的人口优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强大的文化同化能力,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就将整个南洋群岛及黄明州北部沿海地区,变成了汉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新华夏疆域”。

当地原有的土著文化要么被融合,要么就消失在了历史中。

南洋,从此不再是华夏文明的“化外之地”,而是成为了汉民族世代居住的、名副其实的“固有领土”和“海上粮仓”,其地位之稳固,堪比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之于意大利……

而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第一个以亲王之尊就藩南洋的康王朱常洛及其后代,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政治地位,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片广袤新土上最具影响力的统治家族。

他们利用朝廷赋予的特权,积极招揽移民,发展经济,建立了一套相对独立而又忠于中央的藩国体系。

在后世的史书评价中,康王朱常洛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明朝藩王,他更像是一个开创性的、类似于“总督皇帝”或“海外天子”般的人物……

他虽然未曾称帝,但在南洋这片土地上,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堪比帝王,他奠定了朱明皇室在南洋的基业,其家族统治与南洋的开发史紧密相连,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荣光……

历史的洪流奔涌向前,当朱常洛和刘王妃在月港的灯下畅想未来时,他们已然在不经意间,被推到了这股洪流的最前端。

过了数日,他们的船队再次启航,载着他们,也载着一个民族扩张的雄心与梦想,驶向那片注定将被深刻改变的“广袤天地”。

南洋的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将在他们的船桨下,翻开新的一页……

而这个时候的朱常洛,正站在船头,看着茫茫大海,胸中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