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红通通的怪喜人!”张大爷眯着眼瞅林凡怀里的本,烟袋锅子在鞋底磕得“梆梆”响。
“文化站给的证书,”林凡把红本本递过去,“说咱铺子是‘乡村文化示范点’。”张大爷戴上老花镜,手指头点着烫金字一个字一个字念,念完直拍大腿:“好!咱村也有能拿得出手的招牌了!我这就去喊村里人来瞅瞅!”
没等张大爷走远,王婶就端着碗鸡蛋羹来了,说是给猫崽们补身子。“刚在村口听说你们拿了证书,”她往柜台上摆碗,“快给我瞧瞧,比奖状还金贵吧?”林凡刚把红本本打开,白猫崽突然从筐里跳出来,踩着证书就往上爬,爪子印在红纸上,像朵小梅花。
“你看这小家伙,还知道沾喜气呢!”王婶笑得直不起腰,赶紧把猫崽抱下来,“明儿我给证书做个布套,省得被它们抓坏了。”
正说着,院里突然热闹起来,李大爷拄着棍来了,刘老五牵着驴来了,连平时不咋出门的陈奶奶都被孙子扶着来了,都想瞅瞅那红本本。林凡把证书摆在展柜最显眼的地方,旁边放着猫崽们的铃铛项圈,倒真像个小展览。
“凡小子,这下你可得请客!”刘老五嗓门最大,“我那驴崽都沾光了,那天在镇上好多人跟它拍照呢!”
“请客请客!”二柱子和三小子跟着起哄,“就吃王婶做的艾草青团,管够!”
林凡笑着应下来,心里却在琢磨另一件事。等村里人散了,他把二柱子和三小子叫到跟前:“咱铺子现在名气越来越大,光靠咱仨忙不过来,我想再找个伙计,你们觉得谁合适?”
二柱子挠挠头:“我瞅着村西头的小花行,她高中毕业在家待着,字写得好,还会用电脑,能帮咱记记账、回复网上的消息。”三小子也点头:“我见过她给孩子缝布娃娃,手巧得很,药香的项圈要是让她绣,准保更好看。”
“那明儿我去问问。”林凡拍板,“正好让她学着认草药,以后药草角就归她管。”
第二天一早,林凡刚把铺子门打开,小花就背着个布包站在门口,脸红扑扑的:“凡哥,我听说你要找伙计,我想来试试。”原来二柱子嘴快,昨晚就跑去跟她说了。
林凡乐了:“那正好,你先试试给草药分类,把薄荷、紫苏、金银花分开装罐。”小花手脚麻利,不光分得利索,还找来张硬纸板,用彩笔写上草药名字贴在罐上,比林凡写的好看多了。
“你这字真不错,”林凡点头,“往后方子板上的字就归你写,保证比我那歪歪扭扭的强。”小花脸更红了,从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我还查了些资料,这是薄荷的几种用法,您看能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