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之虫们吸取教训。
不再挑战那些逻辑诡异或信念过于强大的个体,转而搜寻更容易影响的目标。
很快,它们锁定了一个散发着浓郁悲观气息的梦星人格。
这里灰暗,沉寂,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消极预期。
只是稍微一侵蚀,就很轻松的带动了坠落情绪。
“成功了!”
侵蚀之虫窃喜,它们无需费力构造幻境,只需轻轻推波助澜,放大那份固有的悲观即可。
它们低语。
“一切努力终是徒劳…”
悲观梦星叹息。
“是啊,毫无意义。”
它们加剧。
“万物终将走向毁灭…”
悲观梦星黯然。
“没错,注定消亡。”
它们试图推向极致。
“存在本身即是痛苦…”
悲观梦星沉浸其中。
“唉,或许本该如此…”
它们不断努力,但过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效果。
它们有点反应过来,无论如何放大悲观情绪,甚至试图引导其走向彻底的自我毁灭,却发现效果寥寥。
这个悲观人格就像是一个无底深潭,可以容纳无限的消极,却始终没有崩溃的迹象。
很快,侵蚀之虫察觉到了异常。
它们发现,这个悲观人格并非孤立存在。
它的消极情绪产生后,会如同溪流般汇入一个更广阔的意识海洋。
另一边,会有积极乐观的人格产生更多的正向情绪,会有理性冷静的人格进行分析调和,会有坚韧不拔的人格提供支撑……整个意识体系就像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悲观只是其中一环,它的存在甚至有助于整个系统更全面地认知世界,避免盲目乐观。
侵蚀之虫的努力,如同试图用水淹没大海的某一角落,徒劳无功。
它们无法摧毁这个环节,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被更大的整体所需要和包容。
它们毫无……用处……
侵蚀之虫们感到一阵无力。
它们短暂地停滞,意识到这种针对表层或单一性格的侵蚀根本无法撼动梦星意识的根本。
共识与转向
幸存的侵蚀之虫在梦星的意识浅层汇聚,信息相互交换。
“表层人格……各有壁垒,或逻辑诡异……或与整体连接…”
“否定外部因素……无效……其核心存在逻辑……无法撼动…”
“放大单一情绪……无效……整体系统……自动平衡…”
它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必须找到那个最核心,最底层,定义了,原初梦星之所以为原初梦星的初始人格或最初印记。
只有摧毁那个基点,才能让整个庞大的意识结构从根源上崩塌。
但那个原初梦星根本找不到。
这几乎是被一个有点中二的梦星,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梦星所弄出来的一个独特现象。
修仙梦星,他虽然没有办法真的修仙,但是他早有准备!
休想找到真正的祂。
虫群开始向下潜行,朝着那意识诞生的最深处,那一切梦与星的起点,搜寻而去。
它们虽然不清楚是不是,但认为既然是最底下那么就应该有最强或者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