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父王催促的眼神,太子丹无奈的摇头。
“父王,这次的惨败,就是源于吾等对于大秦军队的不了解,
所以现下最主要的是刺探对方军情,然后才能做下判断”
燕王一听太子丹也是这么想的,嫌弃的摆摆手,他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现在只想听点不一样的。
太子丹闭嘴,没有确切的情报,他无法做出任何判断。
乐安没想到战争的号角才吹响三天,韩国就这样轻易地到手了。
难道韩国缺粮,已经缺到连战士们都顾及不起的地步了吗?那普通人得饿成什么样了?
当即书信一封,让喜儿派人出宫送到赵耳手上。
“小姐这是让你派人去蜀地多购些粮食,随冯大人车队一同送往韩地”
韩国刚刚归秦称谓还没定下,所以现在统称为韩地。
山启刚从外地回来,凳子还没坐热,就要再度离开,
因此对于师兄嘴里的冯大人颇为好奇,是他想的那位吗?
“自然”
赵耳觉得自家这位师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某一方面的反应越来越慢了。
现在的朝堂之上,最得嬴政信任的冯大人,除了冯去疾还能有谁?
“韩国刚刚投降,王上派冯大人不光是为了接管处理韩地事务,让其一切并入正轨。
还是因为,冯大人的身份,足够去迎接护送曾经的韩王入咸阳”
既然韩王以然选择称臣,那么就不可能将他再留在韩地,入咸阳当个富贵闲人就是他最终的命运。
山启挠挠头,这次反应慢了,真不怪他,实在是最近太忙了。
自从过了农时以后,各国人都意识到了粮食的短缺,粮价疯狂上涨。
而作为吃喝不愁的大秦,自然有大笔的粮食可以往外卖,但是如何卖,卖到何种程度,却不是能随意发挥的。
既要保证那些人不被饿死,又要保证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好有足够的体力对抗秦国,山启可谓是绞尽脑汁。
好在在他焦头烂额之际,姚贾姚大人直接找了上来。
“姚大人不愧是掌管全国财政的,那脑子真的跟算盘成精了似的。
哪里能出手多少量,算的是分毫未差,吾被他指挥的就差脚打后脑勺了”
“这也是为什么,吾不想让你去当官的另一层原因”
大秦现在的官员,一个个都是真材实干,千里挑一之辈。
他赵耳自认不输给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可是却志不在仕途之上,
而他这位师弟,才学人品同样不在话下,但是在政治上却是缺了根筋。
虽然现在管理着小姐偌大的商业产业,可是因为背靠着小姐,那些阴私的,上不到台面的手段,根本就递不到他面前,否则小师弟说不定早就干不下去了。
山启不明白,说的好好的,师兄为什么突然对他摇头,却也不再在意。
“小姐就是心善,既然韩地已成为咱大秦的,王上又怎会让那些庶民饿死,冯大人肯定早就想好应对之法了”
“小姐自然是心善的,现在韩地的庶民也是秦人了,
不能让自己治下的人,挨饿受冻一直是小姐的目标,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最重要的是小姐肯定是心中有所愧疚,想要借此弥补一二。
赵耳忍不住叹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何来愧疚之说,这已经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