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兵工厂,就像是八路军的“心脏”,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着武器弹药。从简陋的车间里,工人们日夜奋战,打造出一把把能够对抗日寇的利刃。
这些兵工厂的建设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八路军在晋南地区扎根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设备和物资大多体积庞大、搬运困难,想要进行转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看太原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抗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不是因为太原兵工厂的存在,陈振华会毫不犹豫地将太原城的防御任务交给八路军的其他几个师。
但考虑到兵工厂的安全问题,他不得不将太原作为367师的一处重要根据地。他深知,一旦太原兵工厂落入日寇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日寇会利用这些兵工厂生产更多的武器来对付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给抗战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他必须确保太原的安全,确保兵工厂能够持续为抗战提供支持。
在367师师部的驻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367师部的工作人员们忙碌地处理着各种文件和事务,为部队的作战和训练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运输团的战士们驾驶着一辆辆卡车,将各种物资运往各个部队。新兵训练团的新兵们则在操场上进行着严格的训练,他们的口号声回荡在整个营地。
陈振华的每一项军事布局都蕴含着他的战略远见和周密考量。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将各部队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战略要地,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带领下,各部队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量。他们将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而不懈奋斗。
做完了这些关于布局的安排之后,陈振华的目光又投向了北方。此时,一个大胆而重要的战略决策在他心中逐渐成型。时间到了他带领骑兵旅和特战旅的人员,直接挥师北上,马不停蹄地赶往大同。
在此之前,陈振华已经与八路军总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
日寇在华北地区的兵力出现了战略性空缺,这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优先将晋省大同以及绥远地区的小鬼子解决掉,就可以打通与毛子国老大哥根据地的连接。
这不仅能够加强八路军与毛子国的联系,获取更多的物资和技术支持,还能在战略上形成对日寇的包围之势。
八路军总部对于陈振华的这一计划尤为重视。他们深知,这一行动的成功与否,将对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战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八路军总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要求115师以及120师做好相关的协助和支持工作,从而将绥远和外蒙的连接道路打通。
115师师长兼政委聂师长和120师的胡子师长接到命令后,心里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115师和120师将在晋北和绥远,乃至察哈尔省的地面上,直接独挡一面的面对日军,就如同现在的365师、366师和367师一样。
这是八路军总部让115师和120师给367师打下手,但他们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十分乐意接受这个任务。
因为他们明白,如果让他们主动攻打大同县城以及绥远,所面临的困难将是非常严重的。
在之前的战斗中,无论是太原战役还是冀省的战斗,367师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火力和出色的进攻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115师和120师的火力远远赶不上367师。在战场上,火力的差距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伤亡和更大的困难。
所以,由367师来攻打大同和绥远的日寇,而115师和120师负责防守这些地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15师迅速行动起来,积极聚集兵力。战士们听到要配合367师作战的消息,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