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74章 逃脱追捕,回京城(2 / 2)

这也是陈卫国打算连夜离开荆州的原因之一。

陈卫国又走过了一个路口,伸手打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荆州火车站!”

“哦!小伙子,你这身材可真壮实,得有两米多了吧!”

司机很健谈,

“我都好长时间没看到过你这种身高的人了!你是北方人?”

“嗯!”

陈卫国淡淡的回道,

同时心里已经暗生警惕,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自己身高带来的震撼。

他决定还是自己开车去荆州火车站。

空间里还有好几辆车。

昨天暴露了他行踪的那辆桑塔纳已经被他利用空间拆成了零件。

还有一辆红色的轿车,很少在人前开过。

他决定开这辆车去火车站。

出租车行走了有十多分钟,陈卫国调好的手机闹钟突然响起,

陈卫国接起,假装接了个电话,

“嗯嗯,好好好!”

“我这就下车,你开车过来接我就是。”

“好好好!一会见!”

“师傅,我下车,行程有变,今天我不去火车站了!”

陈卫国拍了拍司机的座位,说道,

“就停在路边,我朋友一会来接我了!”

“哦,那好!”

司机师傅挺失望,一个大单跑掉了。

如果让他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多嘴,让自己漏了这个大单,

他会不会恨得扇自己两个耳光?

陈卫国付了车钱,下了车,就站在路边,假装等人。

待看到出租车已经走远,看不到了,陈卫国则换了个方向,向附近的小巷子里走去。

拐了七八个弯,终于找到一个没人的小巷子。

从空间里,拿出那辆红色的桑塔纳,上车就走。

按照自己脑海中规划好的路线,一路疾驰,向着荆州火车站开去。

一个小时后,陈卫国已经开车来到了荆州火车站附近。

开着车,绕着火车站转了两圈,他需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车子收起来。

十分钟后,他来到了一个死胡同。

在他的精神力扫描之下,这条街道方圆五百米之内都没有人,头顶上也没有监控摄像头。

正是将汽车收进空间的好时机。

收好汽车,陈卫国徒步来到了荆州火车站售票厅,买了一张回京城的高级软卧车票。

原本是计划直接到扬州大的,

可是看了一下日历,现在已经是月底了,

这个月的保健粮还没有给章川送过去。

下个月可能会在扬州待很长时间,

他索性这次一起将下个月的保健粮,给章川送去。

……

时间回到一个多小时之前。

吕印家带着十几个人,分乘三辆车,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荆州市城区。

他们这次属于跨区抓捕,需要同当地的警察局,进行协调。

当然这些事情是由刘辉这个副局长去协调安排。

吕印家只要负责将人抓回来就好。

车队刚刚开进荆州市城区,

距离陈卫国停车的地方只有不到五公里的距离,

吕印家就接到交警那边打来的电话,

告诉他犯罪嫌疑人的车子现在已经开动,

离开了昨天停车的地方。

听到犯罪嫌疑人要逃,已经追了一夜的吕印家这群人怎么可能放弃。

想到只差五公里就要追上了。

众人立马再次提速追了上去。

车上,吕印家立马给刘辉打电话,说是犯罪嫌疑人他要逃,让他请求当地的警察配合抓捕。

刘辉二话没说,就去安排了。

吕印家这边刚刚挂了电话,准备松口气,

手里的电话又响了。

这次又是一个坏消息。

犯罪嫌疑人的车子拐进一个小巷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就消失了。

在这个巷子里,有一棵千年老槐树,附近没有监控!

十分钟后,吕印家带人找到了了这个小巷子,

也看到了这棵老槐树。

就是没有他们想要追踪的那辆车。

就好像,车子进入这个小巷子之后,就人间蒸发了。

线索就此中断!

吕印家恨恨的拍了一下这棵老槐树,

“嗨!就差了那么几分钟!”

警察同志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弃。

在当地警察的协调之下,将老槐树周围五公里的地下室,车库,还有私人的地窖,

还有各种类型的汽车维修店,

全都清查一遍,确定没有任何发现之后,也不得不放弃了。

人跟丢了,线索断了!

刘辉安排的人在陈列馆三楼重新检查了一遍,仍旧没有什么发现,

这会儿,他们才确定,三楼真的没有丢什么东西。

折腾了个把星期,到头来楚王车马阵景区这边确定的损失包括三十多个监控摄像头,和一扇重达一吨的小铁门!

自从,此案不得不成为众多无头悬案中的一员,被存放在了档案室。

视线再次回到陈卫国这边。

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旅行,陈卫国再次回到了京城。

此次回京城的高级软卧车厢里,并不止陈卫国一人,

他也就没有将到手的荆州鼎拿出来研究。

他打算在京城待两天,陪一下妻儿,顺便再研究一下荆州鼎。

出了京城火车站,在站前广场,找了辆出租车,回到了南锣鼓巷。

京城这边,打车比自己开车方便。

现在路上到处都是车,自己开车,还得费不少精力,人也累。

还不如坐出租车回去,自己还可以在出租车上好好休息休息。

一个小时后,陈卫国在南锣鼓巷巷口下了车。

正准备往家走,才想起来,自己出门这么久,连个礼物都忘记给妻儿买了。

随后又打车去了一趟友谊商店,选了一条裙子,一个翡翠手镯,

给孩子买了几套益智的儿童积木。

这才拎着满手的东西,打车回了南锣鼓巷。

回到94号院,正好十二点。

此时,正好是饭点的时候。

一进门,就看到张大爷、张老太正端着饭碗在门口晒太阳。

此时门口还有几个附近的邻居,也都是老头老太太。

这些老头老太太,看着年龄比张大爷还老,

可实际上,比张大爷还要小上一轮,算是,张大爷的晚辈。

张大爷的身体很好,今年都九十有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