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已知的国家包括扶桑大陆中部那个热衷人祭血祭的国家、南海西面的孔雀国、和赵芃长公主的黑国一山之隔,据说还有一个叫做骡马的国家。可以称为敌手的国家并没有战国时期的六国那么多,而从屠云船长能从人家王都掳掠国王这个事件来看,这些海外的国家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而大秦海船航行数万里,至今并没有在海面上发现过可以一战的船只。大秦的步兵世上无敌,大秦的水师海上也是无敌的。
探索扶桑大陆的舰队,在大陆的东海岸会师。这个时候舰队的补给已经消耗的相当严重。所以在岸上补充了一些食物淡水。
扶桑大陆有一种特殊的禾苗,谷穗能有一拃长、鸡卵粗细,谷粒大小如珍珠,虽然种皮粗粝,但是磨碎以后仍然可以烹制食用。舰队在东海岸交换了大量的这种稻谷,作为继续航行所需要的粮食。
又在大陆上采掘了一些煤炭,费尽了辛苦,把煤炭送上船,总算是有继续航行所需要的动力。
没有找到可以供应的汽油,舰队只好降低汽油的消耗,在船上不再使用煤油灯做信号,需要的时候,只使用松脂引燃木棒,在夜里传递消息。宝贵的煤油和汽油,要用来发电,以维持无线电通讯。
随船的工程师还利用蒸汽锅炉的蒸汽,为每一艘船建造了一个蒸汽发电机,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电力,实现信号传递。
水师的这个舰队,用了大秦最好的水密舱大船、最完善的船用锅炉、最大功率的船用发报机,所以远洋探险虽然路途遥远,这些船却损失不大。只是燃料问题一直令人忧虑。船长始终担心,如果接下来的路上没有煤炭,船队是不是就会被困在大海之上?
不过司炉工说,其实没有煤炭也不怕,用木柴代替煤炭一样可以烧锅炉,只不过效率会差一点,却不至于寸步难行。
舰队在扶桑大陆西海岸试验了一段使用木柴烧锅炉,发现确实如司炉所说,锅炉依旧能产生蒸汽,而船依然可以使用蒸汽动力来推动,就只是劲儿没有燃煤的锅炉那么大。
舰队面临着两项选择——一个方案是从扶桑大陆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向西返航,在倭岛上再做一次补给。然后返回城阳港口回到大秦。这条路最快最短,也最没有悬念。
第二个方案是舰队继续向东——既然天文学家都认为大地是个球,那么只要舰队继续向东,就应该能回到大秦。根据已经取得的大地坐标系统,舰队上的高级技术官员认为,最有可能的是穿过面前这片大洋,一路向东,有机会在赵芃公主的西海城停靠。
这就实现了一次环球航行!
不仅可以为大秦绘制一个更完善的大地之图,还能第一次验证大地是个球这个猜想。
几位舰长在东海岸的一个港口进行了一次投票表决,最后决定,舰队继续向东,探索未知的海洋和大陆我,为大秦画完这张地图。
舰队沿着扶桑大陆北上,这一次,要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走更短的海路。驶向西海城,测绘员认为,这条路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