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犯罪分子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的犯罪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袭击武警并抢劫枪支。
其次,犯罪分子对作案现场及周围环境非常熟悉,这说明他们可能事先进行了踩点和观察。
第三,从犯罪分子能够迅速逃离现场以及在逃跑过程中展现出的较强的奔跑能力和攀登能力来看,他们的身体素质应该相当不错。
最后,根据现场情况和以往类似案件的经验,专案组认为犯罪分子不是初犯,他们有用铁棒等钝器袭击头部的习惯动作。
由于犯罪分子抢走了枪支却没有抢到子弹,这使得专案组对于犯罪分子下一步的动作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设想。他们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不敢有丝毫松懈。
果然,正如专案组所担忧的那样,仅仅过了一周时间,就接连发生了“4·07”和“4·08”这两起案件。这两起案件的案情一个比一个更为严峻,现场也从最初的一处迅速扩展到了三处。
其中,装甲兵司令部留守处的现场周围是一片低缓的坡地。通过对射击角度和弹着点的仔细分析,专案组最终确定了犯罪分子的射击位置就在大门外的小松林里。在现场,他们还收集到了弹壳、足迹以及弹头披甲等重要物证。
经过深入调查,专案组发现“4·07”案与之前的“3·31”案存在着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在“3·31”案中,犯罪分子抢走的是“五六”式步枪,而在“4·07”案中,这把“五六”式步枪再次出现。这种在使用武器上的内在因果联系,让专案组意识到这两起案件之间绝非偶然。
此外,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石景山区,而且袭击的目标也完全一致,都是针对部队的值勤哨兵。这一系列的巧合和关联,使得专案组对这一系列案件的侦破工作越发重视起来。
“4·08”案显然与“4·07”案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这起案件无疑是前一起案件的延续。在“4·07”案中,犯罪分子胆大包天地袭击了装甲兵司令部留守处,然而,他们在撤离现场的途中却意外地与警方的巡逻车狭路相逢,一场惊心动魄的枪战就此爆发。
令人惊讶的是,这两起案件的案发时间竟然前后仅相差一小时,而且犯罪分子所使用的枪支完全相同。
更巧的是,“4·08”案的案发地点恰好位于犯罪分子从“4·07”案现场返回的必经之路上,如此天衣无缝的衔接,让人不禁对这一系列案件背后的策划者深感惊叹。
“4·08”案的现场不仅为警方提供了子弹等重要的物证线索,更为关键的是,现场还惊现了一辆宝石蓝色面包车。这辆神秘的面包车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为它极有可能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如此重要的线索,石景山公安分局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地布置警力,对本地区所有蓝色面包车的司机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决心要找出这辆面包车的真正来源。
在警方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内心压力的双重夹击下,仅仅过了三天,那位面包车司机终于承受不住,来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并主动交代了当天发生的事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