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县政府也非常霸气的划了一大块地给方梨建厂。
马翠花的大儿子也因此从中嗅到了商机,果断辞掉铁饭碗,回村跟他的舅舅们建了个砖瓦厂。
光就来自方梨这边的单子就足够他们这个厂忙活了。
且不说那些做工程的,还有药品外包装的。
整个阳县随着方梨这边工程的开动各个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各种建设干得是风风火火。
同时,医馆这边也重新开业了。
但因为医生有限,暂时只有上午营业。
下午方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没办法蹲守在医馆。
不过她已经向之前在中医科工作的同事以及师兄们发出了邀约橄榄枝,随时欢迎他们跳槽到医馆这边工作。
但因为医馆这边的工作毕竟是不铁饭碗,大家都还在犹豫当中,除此以外,方梨也已经和宋文腾所在的制药厂达成了合作。
三小只随同方梨回到阳县后,每天两眼一睁就是跟着他们妈妈四处忙活,忙得不亦乐乎,惹得江老爷子想重孙孙了也只能来阳县看望他们。
终于药厂在人民币的作用下,抢在设备运回阳县前落成了。
此时方梨她们也已经迎来了崭新的80年代。
药厂落成后,方梨第一件事就是招人,第二件事就是同国内的几大相关专门的高校达成合作,完成人才输送。
一如方梨之前说的,自打改革开放以后,包括她在内的所有主创人员全都忙得团团转,没有一刻停歇。
三个孩子也在她的忙碌中慢慢长大。
可能是因为从小见惯了方梨一刻都不停歇的忙碌,三个孩子从小就非常的让人省心,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都很少让方梨操心。
但方梨还是习惯性的走哪都将他们带在身边。
很少会彻底撒手将他们丢给马翠花或是其他的叔叔婶子们照看。
这三个孩子里老大从小就是军事迷,看到和军事相关的就走不动道,老二比起学医和军事,更喜欢赚钱以及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老幺从小眼里心里除方梨以外就只剩下医术,和方梨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每年寒暑假方梨都会将三小只丢到部队给江远山和宋怀景来带。
平时则在阳县上学。
由方梨亲自盯他们的学习和锻炼。等到三个孩子长到十二岁,江老爷子已经很老了。
老到方梨已经不放心让他独自生活了。
好在,她手上的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因此,方梨决定将手上所有产业进行整合并另外收购了京市部分面临倒闭的制药厂。
同时,根据三个孩子不同的喜好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像老二这种热衷于赚钱和经商的,方梨会在他休息时间将他安排到手下产业中的某一环打工。
老幺则拥有自由出入她的书房以及研究院的权力。
老大则由宋怀景亲自带。唯一可惜的是这些年她和方蕊姐妹以及她的两个娃碰面的机会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