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百八十章 这...能搞出来吗?(2 / 2)

许青舟顶着两个黑眼圈。

为了做这套方案,他昨晚熬到了两点,早上七点又爬起来。

“新的设计.”

“你做一个分层掺杂。”

许青舟解释道:“内层做高硼层,以甲硼烷(BH)为硼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在基底上生长硼掺杂碳纳米管”

“外层做高氮层,在B-Ts表面二次CVD沉积”

“分层?嗯,我还没见过这种设计。”

“至于B/N原子的比列.需要你们自己控制,我只有一个要求,目标导电率内层必须大于100S/,外层的吡啶氮占比>3.5at.%。”

许青舟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

“行,我做了看看,但并不一定能保证做出来。”

胡静璇无奈地。

“好。”

胡静璇拿着方案,把自己组的两个人召集好,一起去研讨室。

许青舟点头,在电脑面前坐下,查看新上传的数据。

半时过去。

郑旭从锂枝晶组回来,在许青舟身旁坐下,喝完茶之后问,“你想再试试氮/硼共掺杂碳纳米管?”

锂枝晶组做的隔膜,虽然主要是为了搞定电池里边枝晶,但对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同样有作用。

郑旭带了两个技术员过去,商量隔膜在锂硫电池中的运用问题。

刚回来,就看到胡静璇他们在商量新的实验方案。

“这些天我把咱们的实验全都看了一遍,这玩意虽然痛点比较明显,可它有极强的化学吸附,可化学锚定LiPSs,如果我们解决这个痛点.也许会有收获。”

“我们也想过但发现,把这东西弄好,难度不比直接解决穿梭效应低,我查阅了无数论文,都束手无策。”

郑旭顿了顿,迟疑道:“或者,你有什么新点子?我可是听老赵了,锂枝晶问题之所以能解决,还是因为你提出的氮掺杂二氧化钛量子点。”

“哪有那么容易。”

许青舟无奈,拿出手稿给郑旭演示,“既然一次性把两种元素掺杂进去,会导致性能出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分开进行掺杂,分为内外两层.”

“它的导电性不是不足嘛,我们就做电子结构定向调控。”

20分钟过去。

“这能搞出来吗?”

郑旭望着手稿上的算式,尽管感叹于许青舟思维的天马行空,可还是觉得有些玄乎。

“以数学角度看,是有希望的。”

许青舟摊着手,“到底能不能成,我也没法,咱们就得等胡静璇的实验结果了。希望我们幸运点吧。”

“不知道为什么,我莫名觉得你的想法能成功。”

郑旭叹息,顿了顿,道:“可能,从实验开始,你的决定都是对的吧。”

“借你吉言。希望这次也能蒙对。”

许青舟轻轻笑着。他已经看完数据,也不再多留,起身回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

“做实验,可不是蒙就能蒙对的。”

郑旭坐在位子上,望着桌上的手稿,摇了摇头。

每次选择都是对的,只能明做选择的人有着可怕的经验和强大的能力。

他佩服的人不多,但许青舟绝对算一个。

明明才24岁,可无论是阅历还是思维,远远超越了他们这群三四十的人。

(明天得鸽一天,缓缓脑子,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