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颜坚定摇头。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回去吧,我要上课了。”
刘晓莉捧住他的脸颊,轻轻在他唇边蜻蜓点水般轻啄一下,柔声安慰道。
随转身,迈着不急不慢的步子转身消失在教学楼的楼道里。
“程开颜,永远不要辜负她,不要辜负这个满眼都是你的姑娘。”
程开颜站在树下,静静看着女孩的背影消失,喃喃的提醒自己。
……
离开北舞,程开颜带着论文回了《方舟》编辑部。
这时还不到两点的上班时间。
但空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有一道熟悉的纤瘦身影埋头在书桌前看着稿子。
“是方缘同志这姑娘的确堪称劳模啊,很努力。”
程开颜一边感慨,一边走到跟前。
“主编你过来了”
听到脚步声,方缘抬头看过来。
“方缘同志,论文翻译已经完成了,我检查了下没有问题,你一会儿交给校对科的同志再看看,没问题就送到印刷厂去,回头印完再拿回来给我。”
程开颜开门见山从公文包里拿出稿子递过去,沉声吩咐道。
这篇翻译稿,可全是小姨和他这段时间一起努力,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心血。
程开颜打算过后收藏起来,算是个纪念。
“知道了,主编。”
方缘像对待宝物一般,将翻译文稿抱在怀里,正要转身坐下,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说:“主编,陈会长这两天好像有点事情要找你商量。”
“行,一会儿他来了我去找他。”
程开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翻看着桌面上堆放的,需要他审核的几个稿件,不一会儿就沉浸其中。
时间滴答滴答,不知不觉到了三点半。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
这时方缘同志走到身边,小声提醒:“主编,陈会长来了。”
“来了我知道了。”
程开颜放下笔,身体后仰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直到把一身久坐的不适消去,起身离开办公室,去找陈子君。
“我正找你呢,你那篇论文翻译得怎么样了没几天时间了。”
窗边的沙发上,陈子君看到他来,语气有些急迫的问,
“已经搞定了,我刚才拿过来让校对科校对去了。”
程开颜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水一口饮尽,不疾不徐的说。
“那就好。”
陈子君松了口气,但又接着叹了口气,“最近我一直在想办法让咱们《方舟》第一期的销量好看点,给一些学界的朋友、学者、单位寄去了信件询问。
不过到现在为止订阅《方舟》的,也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等一批在儿童文学领域有研究涉猎的高校,以及几十位学者愿意订阅,首批订书量差不多在四百左右……”
他们第一期计划的可是两千本,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定了五分之一。
这还是在特别说明有程开颜的论文前提之下,取得的成绩。
如何不让他忧心忡忡。
“这个您不用太担心,再优秀,再高的质量,也怕巷子深,等到恐怕要等我们的期刊中美同步刊登后,才会好一点。”
程开颜笑着安慰道,他倒是不担心销量问题:“对了,我们北师大已经确定要订阅一百本。”
“那太好了。”
陈子君脸色好看了不少。
“这样吧,我们再在京城的高校和文学研究单位跑一跑,推广推广,应该还能订一批,实在不行的话咱们送一些出去也行。”
程开颜杵着下巴思索道。
“送”
“你知道《方舟》第一期的十篇论文,一共多少字数多少页吗
光是你的这篇《论儿童文学的不可可能性》页数就有一百多。
十篇论文,都奔着三四百页去了。
算上纸张,印刷,分别装订,制版等费用,单册成本都一块多了。”
陈子君感觉程开颜像是在开玩笑,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陈子君同志,我们发行期刊可不是为了赚钱,适当的亏损只要能打出名气来,就是值得的,况且到最后,亏不亏还不一定呢。”
程开颜语重心长的劝道。
“也好,就听你的吧,实在不行就免费送。”
陈子君沉默了下,最终无奈的说。
“谁说免费送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各个高校举办知识问答活动,让年轻人参加进来,我们再来送。”
“嗯仔细说说!”
下午,二人在沙发上畅谈着工作细节。
五点钟,程开颜要去接未婚妻放学了,起身道:“明天我们在京城各个高校单位跑跑。”
“行,明天早上九点,咱们在北师大门口见面。”
陈子君点头,将程开颜送出门。
……
第二天早上九点,程开颜跟蒋婷请了半天假,和陈子君还有浦漫汀教授一起出门了。
他们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北大。
有着儿童文学研究学会三个会长的名头,他们很轻易的进来了,并得到了中文系系主任的接见。
其实就是程开颜见过好几面的熟人,季镇淮老先生。
“方舟我听我们学校的教授提过一嘴,你们这才成立了不到两个月吧这么快就打算发行第一期了”
季镇淮老先生听明来意,诧异道。
“对,我们《方舟》第一期就已经汇聚了国内儿童文学界的精华之所在。
不仅有程开颜同志和美国安塞尔教授合著的论文,还有蒋风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加盟。
想必季主任早有耳闻了吧”
陈子君昂首挺胸,十分自豪的介绍道。
“那当然,去年的中美儿童文学交流会可是名动京城,今年上半年程开颜同志的论文在美刊登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可是给我们国人好好竖了一个榜样!”
季镇淮闻言立即眼前一亮,拍板道:“那我就代表我们北大中文系,先订二十本吧!”
“二十本!”
程开颜三人面面相觑,这是不是有点少了
北师大可是定了一百本。
“二十本已经很多了!”
季主任笑眯眯的解释。
“行吧。”
众人无奈的离开北大,随后去清华,人家给面子听说北大定了二十本,他们也订了二十本。
一直跑到中午,把京城大大小小的高校还有单位,都跑了个遍,这才推销出去一百六十多本。
都没什么人要,主要是《方舟》是刚刚创立,没什么名气,二是儿童文学研究,还是相对小众的,受众天然的少。
三人站在马路当中,顶着太阳满头大汗,面对面苦笑。
“算了算了,我们还是免费送吧。”
浦漫汀教授叹息道,“每个学校订多少,送多少本。”
“太小瞧人了,那些出了名的文科类学术期刊,哪个学校不是人手订一本上到领导,教授,下到讲师,就连很多中文系研究生都要订一本!”
陈子君会长气得不行,他对《方舟》可是寄予厚望,没想到还没印刷出来,就差点夭折在腹中。
“会有那么一天的,等一号刊登吧。”
程开颜倒是挺淡定,语气平静的说。
(再贴一张小姨的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