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章 巢山悬棺 船棺(2 / 2)

我觉得这些推测几乎八九不离十,只不过最后一幅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呢?

这可难倒我了,想想武则天在乾陵前立下的那块无字碑至今都没人研透,那么这一块没有任何内容与提示的石板自然也什么都说明不了。

就在这时,空臣忽然说道:“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分布着古越族民,他们曾经建立的越国辉煌一时,只不过在公元前306年被楚国消灭。后几经波折,分裂成了多股势力。而活动在长江中下一代的又被称为扬越。在将范围缩小至江西,就只剩下扬越其中的一支。”

我问道:“扬越我知道,可分布在江西附近的有吗?”空臣说:“有!而且就在余干县。”我又道:“那他们叫什么?”

空臣缓缓说道:“干越。他们虽然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但曾经却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他们为了摆脱越国的影子,于是称自己的国度为‘干国’。因此,干成了他们的国姓。”

我狐疑道:“也就是说,这些石刻上的男子不是首领,而是一个国家的王?”空臣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据传闻他们曾经也辉煌一时,甚至还有要重返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打算。只不过后来突然就没有音信,没有人知道干国究竟都发生了什么,就连史书也没有记载。”

一个逐渐复苏的国度,一个极具魅力的诸侯王,以及两个短暂继位的新王,我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会不会是因为干王的家族除了问题呢?”

胖子说:“虽然我搞不懂你们文化人口中的年年月月,但我觉得小三说得对。你们试着想象一下,第一任干王去世后,第二位干王只在位两年,而第三位则更惨,两年不到,按着这种死法,在枝繁叶茂的家族经不住啊!”

听到这里,我惊呼道:“胖子说得对,一个王国最大的敌人就是青黄不接。在中国古代,因为这种情况,而导致宦官权臣掌朝而灭国的经历还少吗?”

想通了此事,我们又开始新的发掘。很快,胖子就在鸟巢一方早到了一个入口,如果直通鸟巢的内部。当我们进入其中,只见里面摆放着三幅船棺。它们分别被铁链悬吊在离地两米远的地方。其中唯有中间那副的体形最为庞大。保守估计,至少有十五米长,而两边的也有十米左右。

紧接着,我们又在每艘船棺的底部发现了一些祭文。通过祭文可以确认,中间那艘船棺属于干国第一任干王“余”以及他的在位年间;左边的则是第二任干王“戚”以及在位时间;第三位则是干王名为“风”。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那块无画石板来,猜测道:“你们说干国会不会还有第四任王呢?”

听着我的话,胖子一如既往的发愣,倒是空臣缓缓说道:“不排除。”

话音刚落,之前那具枯骨又开始摆动起来。最后我们三人的注视下,直接掉进了水里。紧接着,就有一双黑漆漆的手忽然从那岩洞中伸出,然后死死抓住洞壁。

见着这一幕,我们惊呆了。似乎在这一瞬间,之前散去的恐惧又开始迅速凝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