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的克莱博、克吕格尔还在第一集团的中段位置。
他们把目标放在俄罗斯人身上。
博利舒诺夫都没着急,他们急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倒是几个来自法国、瑞士、美国,甚至是意大利的选手在对李柏穷追不舍。
这些选手其实都是有争夺奖牌实力的。
在以往的世界杯等越野滑雪赛事中,也不是没出现过法国或者意大利的选手拿到第二名的情况。
但那是世界杯!
用马拉松赛事来形容,它就只是属于关注度比较高、重要性比较大的大满贯赛事罢了。
各个国家的滑雪运动员在世界杯上,都是以追求个人荣誉、个人成绩为目标。
而奥运会是国家性质的。
大家都在为了国家荣誉而战。
这自然会出现北欧军团那种集团作战的方式。
他们要的只是金牌,就算牺牲自已的成绩,也要把自家的种子选手送上去争夺金牌。
所以,真正到了冬奥会上,即便是法国、意大利,他们也很难从挪威、俄罗斯,以及北欧其他强国手中抢过奖牌。
他们想要赢,也必须打破常规。
或者他们只是想要在家乡的父老乡亲面前,争一口气。
至少在比赛中段表现得敢打敢拼。
所以,意大利选手佩莱格里诺选择紧随李柏之后。
山间凛冽的寒风将他身上印着国旗和号码的号码服吹得猎猎作响。
他还是张着满是络腮胡茬的嘴巴,狰狞地呼吸。
用上过分的力气,他也要跟住李柏。
如果他不敢跟,那他就像这场比赛99%的失败者那样,懦弱地蜷缩在后面,一无所获。
跟住了,至少现场的直播里会有他的身影,他就会被记住。
甚至,他还有机会争夺奖牌——谁知道呢,谁又能说李柏不能一黑到底?
......
不知不觉,比赛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5分钟。
又是一段穿行在雪槽里的爬坡大战。
但区别于前面两圈,这一次爬坡已经是传统技术前的最后一战!
等翻过了这个坡,滑下去,选手们就会来到更换滑雪板和滑雪杖的区域。
新的“自由技术”阶段也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不过,这里的第一集团队伍,也相比前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最主要的变化是挪威人和俄罗斯人杀了上来。
阿蒙森带着克吕格尔、克莱博两位“老”队友在一条雪槽上追赶着李柏。
嗯,确实也可以这么说。
毕竟李柏像一枚箭头,以领先三米多的姿态压在前头。
他的身后是法国人拉帕鲁斯。
拉帕鲁斯都被甩开那么长的距离了,显然有点吃不消。
这不,博利舒诺夫紧随其后。
只不过,他似乎不想马上超上去。
旁边另一条雪槽空着,他没有换过去,也没有碰拉帕鲁斯的滑雪板。
“好家伙,李柏硬刚上次京城奥运会的冠军!”
“看起来,李柏稳得很啊!”
“就是不知道到自由技术,李柏还能不能扛得住。”
“挪威人跟俄罗斯人很强的啊!人家是泡在雪地里长大的,咱们半道出家,旱鸭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