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九公子骜小小年纪,居然跟王上提出来要改掉我们历来的举荐制。这这这。。。。。。。”一个高瘦的男人一脸苦闷的看着面前的老人。
老人是宗亲里面一个没什么权利的人。但是占便宜在于,他是嬴政的便宜叔叔。辈分高而已。“哼,嬴骜那个小儿,还什么都不懂呢,居然还敢随意更改前人定的规矩。真的是没规矩。”
“大人,那怎么办,总不能因为九公子一句话,就让我们的谋划功亏一篑吧。”“我们得想办法让王上明白,举荐制是推举人才的的重要制度。”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通过举荐来选拔贤才,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轻易改变,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老人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不过,嬴骜既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或许,我们可以建议王上,先在小范围内试行新的选拔制度,看看效果如何。这样既不违背九公子的意愿,又能确保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高瘦男人听后,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大人高见,这样既能试探新制度的可行性,又不会立刻动摇我们的根基。不过,我们得找个合适的机会,让王上明白我们的忠心和对国家的贡献。”
“没错,我们得巧妙地引导王上,让他看到举荐制的长远好处,同时也要展现出我们对改革的开放态度。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老人说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显然对这个策略充满信心。
“大人英明。不过去跟王上说这个事情的人选,恐怕有点难选啊。”高瘦男人有点头疼的说道。
毕竟,要跟嬴政说这个事情的人,必须是有身份,说话有重量的,普通人去说,只怕,没什么效果啊。
老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人选方面,我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此人不仅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而且与王上私交甚好,能够巧妙地传达我们的意思。我们只需在适当的时机,通过他向王上进言,便能事半功倍。”
高瘦男人听后,连连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大人考虑周到,如此一来,我们便能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
“不过,我们还需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准备试行新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巩固我们的举荐网络,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我们的影响力。”
“正是如此。”老人点头表示赞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同时,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朝中其他势力的动向,防止他们借机对我们不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变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道路。他们知道,虽然前路充满变数,但只要策略得当,他们依然能够掌控大局,维护自己的利益。
老人继续说道:“我们还需密切留意民间的舆论动向,因为民心向背往往能决定政策的成败。通过适当的渠道,我们可以引导舆论,塑造对我们有利的公共形象。这样,即便在变革中遇到波折,我们也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高瘦男人点头称是,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应加强与地方官员的联系,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支持我们的政策。地方是政策落实的关键,只有他们配合,我们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