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有趣。”
周帝嗤笑一声,不由得慨叹起来:“魏国公做起事来,还是如此进退有度,一点马脚都不漏。”
黄福低首,默不作声。
片刻,周帝浑厚的声音再度响起:“罢了,既然那老家伙这般谨慎,朕也急不得。”
“眼下朕还得花些心思把跟吐蕃和亲的事情给定下。”
黄福一听,想了一会,便开口道:“奴才觉得此事陛下却是不用忧心。”
周帝眼眸一转,略带玩味地看向黄福:“哦?你有什么想法。”
黄福谦卑地笑了笑:“老奴哪有什么想法,只是记得此事乃太子殿下提出,想来太子心中定是有所高见,不若陛下召太子前来一叙,或可为陛下分忧。”
周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看向黄福的双眸眯了起来,语气带着些许冷淡:
“怎么,收了太子的好处?”
黄福心头一颤,表情不禁惶恐起来:“奴才不敢!”
“呵呵,那你为何替太子说话。”
周帝只是一开口,便仿佛有一座山一般压在了黄福心头,令他额头都渗出了些许冷汗。
知道自己可能说错了话,黄福不禁把头埋得更深,一动不敢动。
“陛下明察啊,老奴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啊,奴才只是一时心直口快,想为您分忧···”
周帝缓缓才收回目光,没在理会此事。
有些事情,不能让太子过于出风头了。
“行了,你去内阁,把丞相、尚书令和礼部尚书喊来御书房议事。”
黄福长长舒了口气,暗道圣心难测,陛下真是一时在意关照太子,一时又是要压下太子势头。
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却是看了个迷糊。
“奴才这就去办···”
周帝嗯了一声,将手中奏折撇在桌案上,交代道:“让丞相和中书令把他们拟的备选人名单带来,还有让礼部尚书草拟黄道吉日的流程。”
在大周,从民间和宫女中选公主外出和亲,还是第一次,周帝虽然欣赏周泰出的这个主意,但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却不少。
册封公主可是大事,不能操之过急,那吐蕃使臣一来一回,脚程快些,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一切事宜,还得在此之前敲定好。
魏国公府,校场。
数百府兵一如往昔,从卯时便于场中集合,开始了日常操练。
这些老兵在这里安稳度日,每月都有魏国公府发的月钱,相当于李卫给这些老袍泽们养老了。
日常也就是训练保持体能,真论起来,除了多年不曾上阵厮杀,他们也是大周的精锐。
李卫无奈之下答应了李斌的请求,同意借调三百多的老兵给周泰,李斌自是十分满足,欲要让周泰输得心服口服。
待于府中吃过午饭,他便急不可耐地去了校场,打算早些将人给周泰送去。
到了校场,李斌却有些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