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68章 这就是你现在的日子(2 / 2)

那些曾经在酒席上谈笑风生的地主们,现在穿着粗麻衣,扛着石料,手上全是茧。

他们的金丝腰带?早被换成了草绳。

他们的马车?早变成推土的板车。

他们的傲气?早被石头磨成灰。

没人说话,没人抬头。只听见锤子砸石头的声响,一声接一声,像心跳。

朱贵嘴角,终于往上扯了一下。

“这,就是你们的新活法。”

声音不大,却传遍整个城堡,震得人耳膜发麻。

没人回应。不是不服,是不敢。

也不敢想了。

李康低着头,莎拉眼神如铁。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这世上再也没有“老爷”了。

只有朱贵。

和朱贵脚底下,千千万万,低头干活的人。

朱贵的手,慢慢攥紧。

新帝国,活了。

朱桂站在高处,望着脚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土地,心里头跟喝了蜜似的——踏实,又带劲儿。

茶园里,绿油油的叶子挨着挨着,露水都没干透,风一吹,就跟浪似的晃。矿井口,黑亮的煤块一车接一车往外拉,产量翻了快两倍。工人脸上汗珠子直滚,但笑得比谁都响——活儿多,工钱涨,日子看得见盼头。

他晓得,光靠地和矿撑不起一个帝国。你要是今天松了劲,明天就有人踩你头顶上拉屎。得全面开花,才叫真本事。

跟他做买卖的外邦商人、使臣,嘴上说“贵国物美价廉”,背地里却拼命夸自个儿的戏本子、曲艺、灯会有多牛。那眼神,跟卖膏药的似的,恨不得把自个儿的文化刻进你骨头里。

朱桂心下了然:咱不光要卖货,还得卖故事、卖情绪、卖让人上瘾的东西。

他一拍大腿:文化,也得搞起来!

李康这人,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可只要朱桂一声召唤,立马飞奔过来,连鞋都顾不上穿整齐。

“李康,”朱桂一开口,语气轻松,“咱这摊子事儿,你觉得咋样?”

李康一愣,随即挺直腰板:“殿下,好得没边儿!您指哪儿,我们打哪儿!别说眼下,就是将来您想上天摘星星,咱也搭梯子!”

朱桂听了,嘴角一勾,没接话,反手点了点自个儿脑袋:“我琢磨着,光卖茶卖煤,不够看。咱也得搞点好玩的——戏楼、说书场、灯谜节、皮影社、杂耍班子……全给它整起来!让百姓有钱赚,有得看,有得聊。”

李康一听,眼睛都亮了。他懂,这哪是闲玩?这是把人心往一块儿拧的狠招。

“殿下!”他抱拳一礼,声如洪钟,“您下令吧,我李康这条命,今儿就卖给这事儿了!”

朱桂笑了笑,没多言,袖子一抖,从怀里掏出张纸,“啪”地拍在桌上。

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点子:剧场分区、艺人分级、巡演制度、税收分成、外销版权、节庆联动……条条都是门道,句句直戳要害。

李康低头一看,手都抖了:“这……这……这简直不是人能想出来的!”

他抬头瞧朱桂,眼神跟见了神仙似的:“殿下,您脑子咋长的?这法子,连外头最老练的商贾都做梦不敢这么干!”

朱桂不慌不忙,伸手把纸抽回来,一条一条讲给李康听:戏班子咋招人、观众席咋排、广告咋打、外宾来看戏咋接待、甚至还有“明星效应”“粉丝经济”这些新鲜词儿,听得李康满脑子冒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