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26章 武国政策落实幽国(1 / 2)

“嗯,现在没有办法给大家说清楚,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云寒道:“咱们前期的分配首先得登记,然后制定黄册,统计一口之家到底有几口人?然后按照人数来进行分配。”

“我知道这个方法不一定是公平的,因为有很多的亲人都已经离世了,但也请各位相信我们,我们武国境内就是这样做的,分配给你们的土地只会多不会少。”

“你们应该也清楚,你们幽国的土地本来就能生产很多粮食,有天然的优势;其次,土地若是多了,家里的人却少了,也可能会种不过来的;此外,我们当地的官府,都会在年末的时候组织开荒,只要大家积极参与开荒,那么到时候开荒的土地会有一部分直接给到你们,所以,每个人土地到以后只会是越来越多。”

“原来如此。”

“那我是不是开荒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那我们到时候住在哪里,该怎么分配呢?”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最终最关心的还是土地。

特别是没有经历过武国这种变革,他们会对土地看得格外的重,最担心的也就是官府在土地上面做文章。

商云寒其实也很清楚,自已说的再多都是没有用的。

因为有一部分老百姓始终都会保持怀疑的态度,所以接下来得靠实际行动。

这也是商云寒和其余几位大臣商议之后的结果。

武国朝堂这次派来的官员,几乎都是实干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交州调任过去的。

这其中就包括商云寒。

因此,在简单的说了一些基本的权利后,商云寒便主动号召其余的官员,还有当地有名望的人一起行动。

现在大家普遍都是观望的态度,因此,都想看看武国的这些官员是如何做的?

只是让幽国的百姓没有想到的是,武国的官员还真的不喜欢吹嘘,都是干实事的。

上一秒还在说计划,下一秒就已经安排人手准备该开始干活了。

以至于幽国的百姓们都惊呆了,原来还真的有这样的官员啊。

首先便是人员的登记,这个过程在武国境内已经安排过无数次了。

他们已经熟能生巧,即便是遇到很多同名同姓的人,他们也能巧妙地记住,并且安排到位,毕竟他们的出生地还是不同的。

他们也会询问过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要是有机会和选择,他们还是愿意回到自已的家乡。

因此,登记的黄册也就是以他们的家乡为准。

当人口进行统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分工合作,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给安排到位。

所有的幽国百姓都有活干,但在吃饭的时候,武国的这些官员们也不会亏待他们,甚至会给他们给予丰厚的午餐和晚餐。

虽然绝大多数的粮食和食物都是在幽国当地采集的,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与他们自已做的不太一样。

更重要的是,很多起义军都将这些物资捐给了武国的官员,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小心机。

他们也是想要让自已和其他的人都看清楚,武国的官员到底是个什么德性?

到底是不是真的如传言中的那么美好?

如果武国的官员和幽国的官员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他们大概率是不会支持的,甚至有可能会将这些武国人全部赶走。

所以很多人都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