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66章 历史时刻(1 / 2)

就这么督促了一堆,杨锋才结束会议,冲去了那些重点工厂。

关于部队新的装备,杨锋无疑是最喜欢、也最关注的。

纤维防弹衣、强化钢盔、更大尺寸的火箭筒、单兵救护包……

果然,以国家体量来促进这些东西的研发,远比杨锋单打独斗更加高效,杨锋粗略查看一圈就是不住的点头,果断下令小范围配发,先看看士兵们的反馈。

这里面尤其是刚刚下线的天罚三火箭筒,口径达到了120,可是只用高爆、穿甲、燃烧三种弹药,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了250米。

可以说有了这东西,步兵就拥有了真正的反坦克能力,数据上、操作上都要比巴祖卡更加强大,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过部队列装的天罚火箭筒。

兴致上来杨锋还试射了一发,接着一边大笑、一边掏钱支付弹药的费用。

这时旁边的负责人就急忙凑了过来。

“孙科长,感觉还满意吗?”

“满意,我想前线的弟兄们也肯定会喜欢的。”

“那就好,下一步我们就预备研发130的天罚四了。”

“130?你们有考虑过重量对行军、对战术动作的影响吗?”

“这个……”

“不能闭门造车,还是要多听取前线的使用反馈。”

“是是是”

“跟口径、威力比较起来,我更建议你们在射程、指导和操作上多下点功夫,如果能把射程提升到600米,那就真的完美了,实在不行500米也好。”

“这个恐怕有难度,但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先探讨一下。”

“还有还有,现在还是靠人来瞄准,什么时候你们实现了发射后不管,飞出去的弹头可以自己校准、直至击中目标就最好了。”

“啊?”

“这不是不可能,多跟电子元件部门的人、跟科研部门的人聊聊,慢慢来吧!”

给他们一个大致的方向后,杨锋就拍拍屁股跑了,留下一群人在那抓耳挠腮。

类似的拜访进行十几家,杨锋是一口气看了新的卡车、新的直升机、改良之后的鲨式二坦克,还有就是优12战斗机。

这些未来的国之重器还需要不少的时间,但杨锋一看工作人员的脸就知道,没什么可以阻止他们的,万岛正在一点一滴的打下军事大国的基础。

oK了!

此间事了的杨锋,一扭头就跑到了加岛,同样也是召集公署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但是加岛和旧港不同,这边本地人比例更高、环岛铁路的修建工作才刚刚展开,更重要的则是和柔佛接壤,这就注定了安全事宜牵扯了公署巨大的精力。

那么杨锋就决定先集中力量修筑机场,然后增加这边驻军的数量,并且扩大现有的军港,将驻扎在这里的七色师从三万人增加到五万,同时再增加10%的警察,强化民兵训练。

就在

“大家注意,从下个月一号开始,加岛对外自称的名字要改了,直接改为兰芳、兰芳岛。”

“啊?”

“孙科长,这是认真的吗?”

“当然,稍后公署的公文就会抵达,我也不过是嘴快,先告诉大家一声罢了。”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在座的工作人员中,有几位年长的,一听到这个消息是双眼通红、身体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曾经就在这里,漂泊至此的客家人建立过一个共和国,就是叫这个名字,只是后来被荷兰人给吞并了,现在万岛也不过是恢复了加岛之前的名称。

但是对他们这么挣扎繁衍的华裔来说,这个名字就是对他们先祖的承认,就是对他们传承的尊重。

况且兰芳这个名字充满了中文特有的素雅,绝对比什么加岛有特色多了,更能够展现炎黄文化的传承……

继续继续,完成兰芳之行的杨锋又赶回到哇岛的椰城,并且在这里开会直至深夜。

既然别的大岛都改名了,那哇岛也不例外,杨锋直接采取了古称,将哇岛改成了象林,而象林的椰城就是万岛的首都。

跟着小苏岛改为五木,取其特产的谐音,绝对的方便易记。

班赛群岛一带则是改称为星海,因为此地多是星罗棋布的小型岛屿,同时也是万岛移居本地反抗者的主要区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新岛,杨锋将其改称为神舟,希望这里可以承担无数移民的希望,抵达心灵与希望的港湾。

忙了这么一大圈,杨锋才算是回到了老婆孩子的身边,小小的陪伴他们三天,同时也处理了神舟的种种事务。

这边有玉莹坐镇,发现速度略有些后来者居上的意思!

不光澳洲人和本地人的居住地被消化的七七八八,就连青帝、山海、尚集、巨尧等地也都是日新月异。

随着川地几百万新移民的涌入,各个城市的规模都在不停的扩大,山林变成了街区、平原化为了农田,尤其是未来的超级城市……白玉京的建设那更是有条不紊。

截止今天,从白玉京到巨尧,中间上千公里的铁路已经完成了40%,配合的公路也是两端对着建设,完成了35%,极大的方便了人员与物资的流通。

别看白玉京外围还是原始森林、配套的码头也不过是初具雏形,但是居民楼却已拔地而起,超过20万居民都已经住了进去,听得杨锋也是默默的竖起了大拇指。

“玉莹你太能干了,我要号召万岛公署的所有人员向你学习。”

“锋哥你取笑我是不是?”

“哪有,我是认真的,你怎么想到先送一批工人过去居住的?这招真是太妙了。”

“我也是迫不得已……”

原来罗巨尧带着先遣组过来,辛苦的建设白玉京基地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人、二就是海量的建筑材料。

白玉京一边要修铁路、公路,一边又要建城市楼房,什么水泥、钢筋、砖头、沙子的缺口都非常的惊人。

用船队来运输的话,时间、费用又叫人头痛,那么玉莹就干脆豁出去了。

先送几万人过去,就地建造木材加工厂、砖窑、水泥厂之类的生产单位,然后产品一出厂就直接送到建筑工地去使用。

接着再此基础上,工具厂、车辆维修厂、医院、学校就纷纷都给配齐了,到今天就变成了一个拥有20万居民的小城,大大提升了效率不说,还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当地的经济。

杨锋他看着街边的店铺、路旁的小摊,闻着食物那够人的香气自然是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没说的,给钱、给设备、给政策。

除了这些杨锋还亲力亲为,完成会议和巡视后,他上午去去森林扛木头、下午监督民兵训练,晚上时间才拿来陪老婆孩子,一天24小时过得那叫一个充实。

至于香肉也没能逃了苦役,哭丧着脸、告别了养大爷的日子,直接就被杨锋又打发去挖天宇湖去了。

关于神舟的能源缺口,纳米工厂已经制造了上千台的潮汐发电机,确保了18小时左右的供能,相信再有一个半月时间,纳米工厂就可以24小时连轴转了,到时候高端设备、零件将会如流水一般的制造出来。

即便是现在,纳米工厂提供的零件也是帮了大忙,让万岛的许多高端设备不用去求人,许多以往连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陆陆续续的全制造了出来。

但是想要应付神舟未来的总体需要,还是的依靠天宇湖才行。

目前天宇湖的土方已经完成了80%,水坝差不多一半一半,发电机组则是需要杨锋兑换,这也是杨锋连连催促香肉的根本原因。

如果想要节省时间,那就必须多步骤同时进行,毕竟修好的大湖也没有用,必须等蓄水上来才能够发电。

就比方说旧港的云泽湖,直到今天都没能完成蓄水量的一半,设计发电能力更是才实现了十分之一。

可神舟这边的天宇湖就不同了,香肉一边挖掘土方、一边下雨蓄水,目前就已经有不少的存货了,回头把导流渠打通,水力就可以推动发电机的桨叶传动了。

再有就是进去都很难看到成效的难题。

既然如此玉莹她们就干脆想了个省力的办法。

在天宇湖闸口的道的流向,依靠自然的力量来随机选择。

反正周围都是无人区,即便泛洪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况且在水流的冲击下,时间一长河道就肯定能够固定下来,就是后续的利用上可能有些麻烦。

幸好就神舟这气候,一点都不缺降雨,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还真就不大。

实际上随着尚集、巨尧大片农田的陆续开发,两年九熟轮种法的推广,当然还有新移民的不断涌入以及化肥厂的陆续建立,万岛的粮食产量正在逐渐的开始爆发。

现在除了民众自己消耗的,向德国、澳洲、琉球和酒周的援助,对欧洲、美国的出口,应付盟军的订单之外,居然结余还在不停的增加。

尤其是万岛主要推广的狂丰二号,玉莹直接就告诉杨锋,各地秘密仓库中都有不少,万岛储备中心更是堆放了很大的基数,足够现在的万岛民众吃上9个月的。

要知道这种规模、这种速度,继续发展可能就要变成负担了,所以玉莹的意思就是要不要想办法,再大量的消耗一下?

结果杨锋听了却默默的摇了摇头。

粮食大过天,甭看万岛现在富余这么多,但是想往外推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稻谷在亚洲还行,可真正全世界流通的却还是小麦,什么欧洲、美洲、非洲,人家都是习惯啃面包的。

不过玉莹的话也提醒了杨锋,既然储存的粮食那么多,那就干脆扩大酿酒、养殖、食品加工一类的行业,但是就万岛本身,存粮必须要达到24个亿的规模才行。

因为杨锋心底深处还压着一个秘密,那就是未来的国共大战。

东北的事情,正在按部就班的解决,但历史趋势不会轻易的消失,况且今天的国军因为杨锋的活跃,可是要比上一世强大的多。

当然了,延州的力量也不是上一世可以比较的,可问题是两个强者争斗,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就只会更大、更惨烈。

那么杨锋这边就必须要做好准备,到时候由万岛出面来接纳那些流离失所的同胞,这也正是杨锋拼命建城市、盖房子、办产业、攒粮食的根本原因……